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资格考试研究生考试考研《政治经济学五》思维导图

考研《政治经济学五》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U26170727 浏览量:142022-07-28 13:08:23
已被使用1次
查看详情考研《政治经济学五》思维导图

研究生考试笔试部分《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考研《政治经济学五》思维导图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考研《政治经济学五》思维导图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ab622593cea2ce70138a8c30610c2375

思维导图大纲

政治经济学五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一、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特点:

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一)劳动过程 

1.从共性层面讲,劳动过程是创造使用价值的过程,这是永恒的过程。

 2.从个性层面上讲,资本主义劳动过程是资本家消费劳动力的过程。

3.因为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劳动过程的要素属于资本家。

(二).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特点:

(1)工人的劳动属于资本家。

(2)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资本家拥有劳动的使用权和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因此劳动力生生产资料结合所产生的劳动产品属于资本家

 (三)价值增殖过程 

1.价值形成过程:  以生产棉纱为例

举例:假设:1小时劳动所形成的价值是0.5元;生产10kg棉纱需10kg棉花,其价值是20小时10元;  纺纱损耗纱锭等劳动工具的价值是4小时2元;

劳动力1天的价值是6小时,3元。 那么,资本家购买Pm和A需要支出15元,价值30小时。

再假设:资本家让工人劳动6小时就可以把10公斤棉花纺成10公斤棉纱,那么这10公斤棉纱的价值是多少呢?

是30小时15元。与资本家开始支出的价值相等。 不相等的是具体劳动使棉花变成了棉纱(10元)、Pm受到了磨损(2元)、抽象劳动形成了新价值(3元)。

请问:这样资本家达到目的了吗?没有。 因为没有价值增殖。

怎样才能使价值增殖呢?

1.价值增殖过程:

按照商品交换规律,资本家购买工人一天的劳动力,就取的了劳动力的使用权,而工人出卖了劳动力,就失去了劳动力的所有权,造成了劳动力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

资本家决不会让工人只劳动6小时,为了计算方便,比如让工人劳动12小时。

由于劳动时间比原来增加一倍,那么物的因素也必然多消耗一倍,棉花20kg、40小时、20元;Pm磨损8小时、4元;新价值12小时、6元。总价值为60小时、30元。

棉纱卖出得到30元:其中补偿物的因素24元;发给工人一天的工资3元;资本家获得了3元mP74页

二、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剩余价值规律

为什么?1.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

2.剩余价值规律决定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一切方面:

从生产角度看,

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

从流通角度看,

资本主义的流通过程是剩余价值的准备和实现过程;

从分配角度看,

资本主义的分配过程是资产阶级各利益集团瓜分剩余价值的过程;

从消费角度看,

资本主义的消费包括资本家个人消费和工人个人消费两个部分,

其中,资本家个人消费受剩余价值的制约,工人的个人消费从属于剩余价值的生产,即再生产出可供剥削的劳动力。

3.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全过程。

三、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剩余价值率

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一)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1.购买生产资料的部分叫不变资本。它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是一次或多次转移的价值,是一个不变量,所以叫不变资本(C)。

2.购买劳动力的部分叫可变资本。它在剩余价值生产中,不仅能够创造出劳动力的价值,而且能够创造出剩余价值,是一个可变量,所以叫可变资本(V)。

(二)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 P76页 

1.揭示了m的唯一源泉—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 (马克思的重要理论贡献)。

2.为确定剥削程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剩余价值率(m′) 

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带来的,因此剩余价值率公式应该是:  

 m ′= m / V × 100%=剩余价值/可变资本            =剩余劳动 / 必要劳动×100%            =剩余劳动时间 / 必要劳动时间×100%

注:必要劳动—生产劳动力价值的劳动     

剩余劳动—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

必要劳动时间—生产m劳动力价值价值需要的时间

剩余劳动时间—生产v剩余劳动需要的时间

四、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 

  一、绝对剩余价值

(一)含义:

~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工作日的绝对延长生产的剩余价值

工———————— 作—————————日(一天)      必要劳动时间6小时             剩余劳动时间6小时 —————————————————————————15小时                   3元(A)                        3元(m)                    1.5元                   必要劳动                              剩余劳动 m′从100% 提 高 到150% 

(二)绝对m生产有限度:

  生理界限、

道德界限、

限制。

二、相对剩余价值

(一)含义:

~是指在工作日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从而使剩余劳动时间相对延长所生产的m。 

 工————————--作———————— 日 (长度不变)         必要劳动时间6小时              剩余劳动时间6小时       A价值3小时          相对延长3小时 ﹢ 原6小时 = 9小时      必要劳动              剩余劳动   m′从100% 提高到300%(9小时/3小时) 

(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具有无限性:

1.相对m生产的条件:全社会普遍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降低A的价值。

2.超额m是生产条件优越的资本主义企业生产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获得的m(实质是相对m)。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政治经济学之资本循环与周转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政治经济学之资本循环与周转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政治经济学之资本循环与周转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031d3e378ea6100838b8508df0676bea

政治经济学之资本积累与再生产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政治经济学之资本积累与再生产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政治经济学之资本积累与再生产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1ea5cdca401633d125df197c8117d80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