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资格考试研究生考试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思维导图

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原来是y 浏览量:822022-04-01 13:43:33
已被使用5次
查看详情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思维导图

考研政治知识点整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39f5bef0877c45736518412e86a6ff88

思维导图大纲

马克思主义哲学 ——唯物史观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对立

唯心史观缺陷

只看到了历史发展背后的精神力量,而没有看后精神力量背后的物质动因

只看到了历史发展中少数英雄人物的力量,而没有看到人民群众的作用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的矛盾运动规律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 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经济基础是生产关系

生产力可以决定经济基础;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同级

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 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上层建筑是意识形态

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核心

意识形态又称观念上层建筑

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思想观点

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又称政治上层建筑

包括: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和行政制度;国家政权机构、政党、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政治组织形式和设施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

上层建筑的反作用是巨大的,但不是无限的

可以影响社会性质和历史进程,但不能决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社会发展第二规律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

唯物史观的两大内容

社会发展的物质动因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社会形态

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 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经济基础)、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上层建筑)

马思主义的杜会形态范畴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 的本质结构及其发展的客观规律

社会形态的内容是全面的,既包括经济基础,又包括上层建筑,两者缺一不可

社会形态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

社会形态是历史的,有它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

社会形态更替(从低级到高级) 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纵向(时间轴)

统一性:大家的发展历程都一致,从哪采到哪去一样

多样性:中国跳过资生义阶段

横向(时间不变)

同类社会形态既有共同的本质,又有各自的特点

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规律在起作用) 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一个民族之所以做出这种或那种选择, 有其特定的原因

取决于民族利益

取决于交往

取决于对历史必然性以及 本民族特点的把握程度

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否定之否定规律)

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统一性表明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社会发展过程中 的选择性、多样性表明社会发展的具体道路不是直线的,而是曲折的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物质

反例

当今世界很多国家地理环境不好发展的也很好:日本,以色列

人口因素的反例:中国,印度

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根本)和生产关系

社会意识是意识

所有阶级都认为一致的

与阶级无关

社会意识形成

社会意识形态

非社会意识形态

社会意识形态:社科文科

为谁而学(艺术也是,也阶级有关),渗透着思想的 美术作品才是艺术,因此艺术也是社会意识形态

非社会意识形态:理工科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

社会意识是人们进行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

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

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社会意识内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封建思想残余)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双向)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 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阶级斗争

社会革命

改革

科学技术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的矛盾运动规律

生产

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

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力

生产力是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 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它表示人和自然的关系

生产力是人和自然的关系,包括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

劳动资料

劳动手段

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它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 是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物质标志

劳动对象

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合称为生产资料

生产资料=劳动资料+劳动对象

劳动者

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生产关系

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

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最基本的、决定性的,它构成全部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定社会经济结构性质的客观依据

生产关系的物质性

生产关系虽然是一种人和人的关系,但它是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关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社会发展第一规律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关于历史创造者问题

唯物史观考察历史创造者问题的原则

现实的人及其本质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

首先,人民群众是物质富的创造者。其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人民群众既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方法论

群众观点

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

虚心同群众学习

群众路线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的具体过程始终起着一定的作用,有时甚至对历史事件的进程和结局发生决定性的影响,但不能决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他也是人民離众,也是人民群众的一员,和人民群众一起创造历史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1cbcd51bf32bb195d1a34f1c7700d2bd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abeed55092950cdd30fd166af7498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