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资格考试司法考试解除合同情形民法典思维导图

解除合同情形民法典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清泪尽 浏览量:42023-03-05 00:04:02
已被使用0次
查看详情解除合同情形民法典思维导图

民法典解除合同的情形包括双方协商一致解除,通过法定解除条件解除,因为一方违约解除,法定解除条件包括不可抗力导致合同目的不能实现,当事人明确表示在履行期限届满前不履行债务等。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解除合同情形民法典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解除合同情形民法典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c8e101a1cd01d8d0cec051f6d46a1ad0

思维导图大纲

解除合同情形民法典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一、解除合同情形民法典

解除合同情形民法典:

1.可以协商进行解除,即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合同;

2.可以通过法定解除,即在法定的解除条件发生后解除合同;

3.可以因其违约解除,即一方违约另一方有权解除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二、解除合同的特征

1.解除合同仅适用于已经合法有效的合同。所谓有效合同,是指依照法律的规定成立并在当事人之间产生法律约束力的合同。合同只有在依法成立并生效后,才存在解除的可能性。无效合同和可撤销的合同都不存在解除的可能性。

2.解除合同须达到一定的条件(或者原因)。这种条件依据解除权发生的依据不同,可将解除权分为约定解除权和法定解除权。

3.解除合同必须有解除的行为。解除合同的原因出现后,合同并不当然发生解除的效力,只有当事人在有效期限内行使解除权后,合同才能因解除而终止。

三、解除合同后是否要承担责任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八十五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六十三条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关于“ 逾期付款”等情形是否必然导致合同解除的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关于“ 逾期付款”等情形是否必然导致合同解除的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关于“ 逾期付款”等情形是否必然导致合同解除的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d6f4d90dd55efe3c96ef431c0e9a88ce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8bd45f2f48077a6756774548741adf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