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基础教育地理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一)思维导图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一)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禾冉 浏览量:1402022-08-25 12:10:29
已被使用33次
查看详情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一)思维导图

本篇思维导图是对高中地理课必修一知识点的归纳汇总。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一)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一)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2f690a25b130d6da0b923cdc5e115122

思维导图大纲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一)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地球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天体是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如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星际物质、尘埃

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 、海王星

八大行星

分类

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巨行星: 木星、土星

远日行星 :天王星、海王星

特点

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

外部条件: 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

自身条件

适宜的温度 ,日地距离适中 ;适于呼吸的大气 体积、质量适中 ;液态的水——来自地球内部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太阳大气由里到外分层

光球

色球

日冕

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

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

太阳风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和黑子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

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

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两极地区产生极光

地球上水旱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

我国年太阳辐射最大值出现在青藏高原:海拔高,云层稀薄,太阳辐射丰富

最小值出现在四川盆地:盆地地形,云层厚,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地球自转

运动方式 :围绕地轴转动

运动方向:北极上空俯视为逆时针;南极上空为顺时针

运动速度

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两极点为零

角速度:除两极点外各地相等(15°∕h)

运动周期

真正周期:一个 恒星日=23 时 56 分 4 秒

昼夜交替周期:一个太阳日=24 时

地理意义:昼夜交替;地方时;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地球公转

运动方式:在椭圆轨道上围绕太阳转动

运动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为逆时针

运动速度:近日点(每年 1 月初),速度快;远日点(每年 7 月初),速度慢

运动周期:真正周期:一个恒星年=365 日 6 时 9分10秒;直射点回归周期:一个回归年=365 日5时48分46秒

地理意义: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产生四季和五带

太阳直射点移动

一年中能受到一次太阳直射的范围

一年中能受到两次太阳直射的范围

一年中不能受到太阳直射的范围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昼夜交替和时差

昼夜交替

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地球不透明、不发光

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是——地球自转

晨昏线的判读

晨昏线与赤道的关系

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的关系

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变化范围

太阳高度的分布

昼夜交替的周期:一个太阳日 =24小时

地方时的计算

地方时计算原理

地方时东早西晚

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经度每隔 15°地方时相差 1 小时(既 1°=4 分钟)

地方时计算方法: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时差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五)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五)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五)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92d059e9282965340bd99452056831d6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四)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四)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四)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2dca6d0c2a34fbe0ed9612f86cc25c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