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基础教育语文古诗《登高丘而望远》思维导图

古诗《登高丘而望远》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JOJO 浏览量:82022-08-19 10:52:07
已被使用2次
查看详情古诗《登高丘而望远》思维导图

《登高丘而望远》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登高怀想诗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古诗《登高丘而望远》思维导图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古诗《登高丘而望远》思维导图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cf66fa7aa81e3eecd976d2c6ed777073

思维导图大纲

古诗《登高丘而望远》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作品原文

登高丘,望远海 六鳌骨已霜,三山流安在 扶桑半摧折,白日沈光彩 银台金阙如梦中,秦皇汉武空相待 精卫费木石,鼋鼍无所凭 君不见骊山茂陵尽灰灭,牧羊之子来攀登 盗贼劫宝玉,精灵竟何能 穷兵黩武今如此,鼎湖飞龙安可乘

白话译文

登上高丘,向大海遥望,那传说中的东海六鳌。已早成了如霜的白骨,那海上的三神山如今已漂流到哪里去了?那东海中的神木扶桑可能早已摧折了吧,那里可是日所出的地方。神话中的银台金甄,只有在梦中才会出现,秦始皇和汉武帝想成仙的愿望,只能是一场空梦啊。精卫填海只能是空费木石,鼋鼍架海为梁的传说也没有什么证据

君不见骊山陵中的秦始皇和茂陵中的汉武帝都已早成土灰了吗?他门的陵墓任凭牧羊的孩子攀来登去,无人来管。眼看着墓中的金珠宝玉已被盗贼劫夺一空,他们的精灵究竟有何能耐?像这样的穷乓颊武、不管百姓死活的帝王,今天早该有如此之下场,他们怎可能会像黄帝那样在鼎湖乘龙飞仙呢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

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

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唐玄宗天宝十载(751年),李白南游吴越之时。那时唐玄宗溺于佛道,好神仙,求长生,多穷兵黩武、荒淫误国之事

结构分析

第一部分

首二短句为第一段,点明登高山望远海。登高临海,极目远眺,诗人心潮澎湃,但他并没有写沧海扬波,洪涛排空的景象,而去写与大海、高山相关联的神话传说

第二部分

中间八句为第二段,写望中想到传说中的神仙境界并不存在,神话传说也为虚妄。六鳌成枯骨,三山已经是过眼云烟。扶桑摧折,太阳的光彩已沉没殆尽。“银台金阙”犹如梦中烟云,秦皇汉武寻求的长生药亦如幻影。精卫填海,徒劳无功;鼋鼍为梁,不足为凭

第三部分

末六句为第三段。写望中想到秦始皇、汉武帝穷兵黩武,妄想长生,终归一死。这一段为全诗之主旨所在,借古鉴今,借古喻今,借古讽今,才是这首诗真正的主旨

词句注释

“鼋鼍”句

言三神山既不存在,鼋鼍一类的神物也就无处寄身。仍言神物为虚幻

“盗贼”句

盗贼是作者沿用统治者对农民起义军的称呼。据《晋书·索靖传》记载,赤眉起义军曾取走汉武帝陵园中的一部分金银财宝

穷兵黩武

好战不止

精灵

指秦始皇、汉武帝的神灵

扶桑

传说中的神木,长在日出的地方

“六鳌”二句

六鳌三山的故事在《列子·汤问》中,是夏革讲给汤听的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古诗《荆门浮舟望蜀江》思维导图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古诗《荆门浮舟望蜀江》思维导图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古诗《荆门浮舟望蜀江》思维导图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12ee6b297ae2b26983db5e8c8b960241

古诗《登峨眉山》思维导图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古诗《登峨眉山》思维导图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古诗《登峨眉山》思维导图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68be74cda638a1a975da7a75fb50dcc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