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管理/培训管理制度安全生产管理事故致因思维导图

安全生产管理事故致因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U217001655 浏览量:432022-11-23 19:19:22
已被使用11次
查看详情安全生产管理事故致因思维导图

对安全生产管理事故致因的概述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安全生产管理事故致因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安全生产管理事故致因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000d1e055944815b8dff80d92aa75364

思维导图大纲

安全生产管理事故致因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一)事故频发倾向理论

1.泊松分布

2. 偏倚分布

3. 非均等分布

(二)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1.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1 )伤害事故连锁构成

(1)人员伤亡的发生是事故的结果。

(2) 事故的发生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

(3) 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是由于人的缺点造成的。

(4) 人的缺点是由于不良环境诱发或者是由先天的遗传因素造成的。

2) 事故连锁过程影响因素

(1)遗传及社会环境( M)

(2) 人的缺点( P)

(3) 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 H)

(4) 事故 (D)

(5) 伤害 (A)

海因里希认为,企业安全工作的中心就是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除机械的或物质的不安全状态,中断事故连锁的进程而避免事故的发生。

2. 现代因果连锁理论

1) 控制不足——管理

2) 基本原因——起源论

3) 直接原因——征兆

4)事故一接触

5) 受伤一损坏一损失

(三)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1.能量意外释放理论概述

1)能量意外释放理论的提出

第一类伤害

施加了局部或全身性损伤阈值的能量引起的

第二类伤害

影响了局部或全身性能量交换引起的,主要指中毒、窒息和冻伤。

在一定条件下某种形式的能量能否产生伤害造成人员伤亡事故,取决于

能量大小

接触能量时间长短

频率以及力的集中程度。

根据能量意外释放论,可以利用各种屏蔽来防止意外的能量转移,从而防止事故的发生。

2) 事故致因及其表现形式

(1)事故致因

①接触了超过机体组织(或结构)抵抗力的某种形式的过量的能量。

②有机体与周围环境的正常能量交换受到了干扰(如窒息、淹溺等)。

(2) 能量转移造成事故的表现

机械能

电能

热能

化学能

电离及非电离辐射、

声能

生物能

前 4 种形式的能量引起的伤害最为常见

2. 事故防范对策

(1)用安全的能源代替不安全的能源

在容易发生触电的作业场所,用压缩空气动力代替电力,可以防止发生触电事故

用水力采煤代替火药爆破

应该看到,绝对安全的事物是没有的,以压缩空气做动力虽然避免了触电事故,但是压缩空气管路破裂、脱落的软管抽打等都带来了新的危害。

(2) 限制能量

利用低电压设备防止电击

限制设备运转速度以防止机械伤害

限制露天爆破装药量以防止个别飞石伤人

(3 )防止能量蓄积

应用低高度位能

控制爆炸性气体浓度

通过接地消除静电蓄积

利用避雷针放电保护重要设施

(4) 控制能量释放

建立水闸墙防止高势能地下水突然涌出

(5) 延缓释放能量

采用安全阀、逸出阀控制高压气体

采用全面崩落法管理煤巷顶板,控制地压

用各种减振装置吸收冲击能量,防止人员受到伤害

(6) 开辟释放能量的渠道

安全接地可以防止触电

在矿山探放水可以防止透水

抽放煤体内瓦斯可以防止瓦斯蓄积爆炸

(7) 设置屏蔽设施

设置在能源上

如安装在机械转动部分外面的防护罩

设置在人员与能源之间

如安全围栏等

人员佩戴的个体防护用品,可看做设置在人员身上的屏蔽设施。

(8) 在人、物与能源之间设置屏障,在时间或空间上把能量与人隔离

一台吊车移动的机械能作用于化工装置,使化工装置破裂,有毒物质泄漏,引起人员中毒

应该考虑设置两组屏蔽设施

一组设置于两种能量之间,防止能量间的相互作用

另一组设置于能量与人之间,防止能量达及人体,如设置防火门、防火密闭等

(9) 提高防护标准

采用双重绝缘工具防止高压电能触电事故,对瓦斯连续监测和遥控遥测以及增强对伤害的抵抗能力,用耐高温、耐高寒、高强度材料制作个体防护用具等

( 10) 改变工艺流程

改变不安全流程为安全流程

用无毒少毒物质代替剧毒有害物质

(11 )修复或急救

治疗、矫正以减轻伤害程度或恢复原有功能

做好紧急救护,进行自救教育

限制灾害范围,防止事态扩大

(四)轨迹交叉理论

1.轨迹交叉理论的提出

在事故发展进程中,人的因素运动轨迹与物的因素运动轨迹的交点就是事故发生的时间和空间,即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发生于同一时间、同一空间,或者说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相遇,则将在此时间、空间发生事故

2. 轨迹交叉理论作用原理

基本原因→间接原因→直接原因→事故→伤害

1)人的因素运动轨迹

(1)生理、先天身心缺陷。

(2) 社会环境、企业管理上的缺陷。

(3) 后天的心理缺陷。

(4) 视、听、嗅、昧、触等感官能量分配上的差异。

(5) 行为失误。

2) 物的因素运动轨迹

( 1 )设计上的缺陷,如用材不当、强度计算错误、结构完整性差、采矿方法不适应矿床围岩性质等。

(2) 制造、工艺流程上的缺陷。

(3) 维修保养上的缺陷,降低了可靠性。

(4) 使用上的缺陷。

(5) 作业场所环境上的缺陷。

轨迹交叉理论突出强调的是砍断物的事件链,提倡采用可靠性高、结构完整性强的系统和设备,大力推广保险系统、防护系统和信号系统及高度自动化和遥控装置。

(五)系统安全理论

1.系统安全理论的含义

是指在系统寿命周期内应用系统安全管理及系统安全工程原理,识别危险源并使其危险性减至最小,从而使系统在规定的性能、时间和成本范围内达到最佳的安全程度

2. 系统安全理论的主要观点

(1)在事故致因理论方面,改变了人们只注重操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而忽略硬件的 故障在事故致因中作用的传统观念,开始考虑如何通过改善物的系统的可靠性来提高复杂 系统的安全性,从而避免事故。

(2) 没有任何一种事物是绝对安全的,任何事物中都潜伏着危险因素。通常所说的 安全或危险只不过是一种主观的判断。能够造成事故的潜在危险因素称做危险源,来自某 种危险源的造成人员伤害或物质损失的可能性叫做危险。危险源是一些可能出问题的事物 或环境因素,而危险表征潜在的危险源造成伤害或损失的机会,可以用概率来衡量。

(3) 不可能根除一切危险源和危险,可以减少来自现有危险源的危险性,应减少总 的危险性而不是只消除几种选定的危险。

(4) 由于人的认识能力有限,有时不能完全认识危险源和危险,即使认识了现有的 危险源,随着技术的进步又会产生新的危险源 。 受技术、资金、劳动力等因素的限制,对 于认识了的危险源也不可能完全根除,因此,只能把危险降低到可接受的程度,即可接受 的危险。安全工作的目标就是控制危险源,努力把事故发生概率降到最低,万一发生事 故,把伤害和损失控制在最低程度上。

3. 系统安全中的人失误

一是由于工作条件设计不当,即设定工作条件与人接受的限度不匹配引起人失误

二是由于人员的不恰当行为造成人失误

(六)综合原因论

事故是社会因素(基础原因)、管理因素(间接原因)和生产中危险因素(事故隐患) (直接原因)被偶然事件触发所造成的后果。

事故调查过程则与上述相反,为事故现象→事故经过→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基础原因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跑步时膝盖疼痛的原因及应对措施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跑步时膝盖疼痛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跑步时膝盖疼痛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1a08e810b37ca7163685be43da6e08d2

第六章  食品安全管理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第六章 食品安全管理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第六章 食品安全管理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b615e69c1c0fc8370834543c64f230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