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管理/培训股权结构自我精力管理:休息恢复思维导图

自我精力管理:休息恢复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U217001655 浏览量:202022-11-25 10:41:48
已被使用5次
查看详情自我精力管理:休息恢复思维导图

对自我精力管理中休息恢复的概述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自我精力管理:休息恢复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自我精力管理:休息恢复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ef5c25f173baa415750e5fda0a07ae04

思维导图大纲

自我精力管理:休息恢复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简易冥想

冥想是一个可以让你专注于任何事情的方法,但练习起来比较困难,你可以先尝试这个简易版的冥想。

1找个不受打扰的时间,非常舒服地坐在一个安静的地方;

2设个闹钟,这样你就不用管时间了;

3用鼻子深呼吸;

4使用正常频率呼吸,把意识专注于体会自己的呼吸,体会你的肚子随着呼吸起起伏伏。

5如果在此过程中你脑子里冒出别的想法,不用刻意回避,承认这个想法,然后把它放走。意识始终只想呼吸。

6时间一到就可以“收功”。从每天1分钟开始,逐渐增加时间。

用这个方法,尝试从每天练一分钟开始。到了高水平,不管什么愁情烦事,你都可以“选择”不放心头。

正念冥想练习

正念冥想定义:把注意力有意的、不加评判的、放在当下的时候产生或涌现的那份觉知

1有意的:注意力集中某一对象,有意控制不被外界拉走

2不加评判的:对评判有所觉察不被评判牵着鼻子走

3理解当下:对内在体验的感觉,或对外在环境的观察

正念冥想的应用:

情商训练

防治抑郁

缓解分娩等压力

提升智力

控制情绪,提高工作效率

正念冥想四个观照对象

身(正念冥想的基础)

觉察身体:体验身体的感觉,身体的姿势等

增加对身体的敏感度,能够在日常觉察到身体的状态,提前发现问题,改善身体姿势和健康。

呼吸练习

找到呼吸最明显的部位,觉察呼吸带来的感觉。

不需要刻意调节呼吸,只需要好奇、放松、友善的态度观察他,自然会慢慢平稳下来

身体扫描

用注意力去觉察身体每个部位在当下的感觉

只需要观察感觉或出现的念头,接纳任何状态,平静观察

觉察感受:体验各种情绪,通常体验愉悦、不愉悦或平静的中性状态

培育平衡的心态,不执著愉悦的感受,不抗拒不愉悦的感受,好奇观察中性的感受,一切平静接纳,置身事外的感觉

觉察念头:对各种念头或思维的观察

明白念头只是一种精神现象,念头不是事实,我们不等于我们的念头,念头会改变

觉察规律:对各种现象的本质进行觉察

一切身心现象的真相:万事万物都在变化。觉察各种现象的变化。

正念冥想要打破对结果的过高期待

非评判——不评价任何事物或结果

耐心——平静的看待结果,坚持下去

初心——不带任何观点的去看待一切事物和现象

信任——相信自己,相信当下的自己是最好的,不盲从他人的意见

无争——不争强好胜,宽容的心态

接纳——接纳自己,接纳一切,存在即合理

放下——不执著,一切皆身外物,天地唯我存在

高效休息方法

一、冥想与正念的科学依据

1.为什么发呆也会累?

为什么即使睡眠充足,也常常感觉身体疲惫不堪?因为累的不是身体,是大脑。

DMN就是个大脑能量中的浪费家。所谓DMN (Default Mode-Network,预设模式网络),即由大脑的内侧前额叶皮质、后扣带皮层、楔前叶、顶叶顶下叶等构成的大脑网络。它会在大脑未执行有意识活动时,自动进行基本操作。换言之,就是大脑的“低速空转”状态,让大脑成为一种总是动个不停的器官。

DMN的能量消耗惊人,占大脑整体能量消耗60%~80%。而当人有意识地去做某件事时,只需要在原来的能量消耗基础上追加5%。如果想让大脑休息,就必须避免过度使用DMN这个能量浪费者。而掌握正念冥想,就能够抑制DMN的关键部位,避免杂念对大脑能量的消耗。

2. 塑造不会累的大脑

正念能让大脑各个部位的联结产生变化。研究发现,有经验的冥想者,其后扣带皮层和上前扣带皮层、背外侧前额叶皮质的联结会更加紧密。也就是说,通过冥想,我们便能够控制DMN的活动。借此,人们就可以锻炼出不会心神不宁的内心,和不易疲劳的大脑了。

谷歌公司将正念定义为:不做任何评价和判断,主动将注意力集中在当下的经验上。它不仅可以改变大脑的“运作状况”,还能够进一步预防疲劳。在某项研究中,甚至发现它能够抑制压力激素——皮质醇的生成。我们很有可能借助正念,创造出一个具有高度抗压性的大脑。

二、练习“什么都不做”——正念呼吸法

大脑的所有疲劳和压力都来自于过去和未来:对过去的事情心有不甘,对未来的事情充满不安。一旦把沉迷过去和未来当作理所当然,人们就会忘记如何将意识集中于当下。如果想让大脑获得充分的休息,首先必须要学会“处于当下”,而“正念呼吸法”就是为此而存在的。

正念呼吸法的实践步骤

1. 采取基本姿势

坐在椅子上,稍微挺直背部,离开椅背

腹部放松,手放在大腿上,双腿不交叉

闭上眼睛。如果采用睁着眼睛的方式,则望向前方2米左右的位置

2. 用意识关注身体的感觉

感受与周围环境的接触。比如脚底与地板、屁股和椅子、手和大腿等等

感受身体被地球重力吸引

3. 注意呼吸

注意与呼吸有关的一切体验。注意通过鼻孔的空气、每一次呼吸时胸部与腹部的起伏、呼气与吸气之间的停顿、空气温度的差异等等

不必深呼吸,也不用刻意控制呼吸,感觉像是“等待”呼吸的自然到来

也可以为呼吸贴上“1、2、3……”的数字标签,这样效果更为明显

4. 抵抗杂念

注意,呼吸是意识的锚。一旦发现自己浮现杂念,就将呼吸作为锚点,将注意力重新拉回来

即便产生了杂念,也不必苛责自己,这是很正常的现象

5. 养成习惯

练习正念呼吸法不拘时间长短,5分钟10分钟皆可,重要的是每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的持续实践

三、提升专注力,摆脱心事重重的状态——动态冥想

动态冥想的实践步骤

1. 步行冥想

步行速度任意,但在开始的时候慢一些

有意识地留意手脚肌肉和关节的变化,感受与地面的接触

给自己的动作分类(贴标签),比如手在摆动时,留意“左/右”“上/下”等动作,帮助进一步集中注意力

2. 以站立姿势进行动态冥想

站立,双脚打开至与肩膀等宽,伸出双臂,在身体两侧缓缓抬高

将注意力集中在腕部肌肉的变化,仔细感受血液的下流和重力

慢慢将手臂抬高后,再慢慢放下手臂至原位,反复该动作几次

3. 以坐姿进行动态冥想

坐在椅子上,从后向前慢慢转动肩膀

用心感受肌肉和关节的变化

转动一次后,反方向再次转动肩膀,以同样的方式集中注意力

4. 日常活动中的动态冥想

有意识地关注日常活动的动作,例如穿衣服、刷牙等

开车时:关注臀部坐在椅子上的感觉、手握住方向盘的触感、控制方向盘以及刹车时肌肉的变化(当然也要注意安全驾驶)

吃饭时:关注食物的色泽、气味、口感,食物在口腔内的触感,以及唾液的变化

四、释放压力,缓解紧张感——压力呼吸法

压力呼吸化法的实践步骤

1. 注意压力来临时自己的变化

采取正念冥想的基本姿势(参看正念呼吸法的第一步)

将造成压力的原因总结成“一句话”,比如书中的小川夏帆所想的是“研究毫无进展,所以内心焦虑”

在心中默念这句话,同时感受身体和内心有何反应

2. 将意识集中在呼吸上

给呼吸贴上“1、2、3……”的标签(贴标签法可反复使用哦)

感受紧绷的身体慢慢舒缓、逐渐放松

3. 将意识扩散至全身

将注意力扩散至全身,设想全身都在“呼吸”

吸入空气时,设想对压力有所反应的身体部位在“吸气”,随着呼吸起伏,有意识地保持该部位的放松

继续将注意力扩散至周围的空间

五、排除带来疲劳感的杂念——“猴子思维”消除法

如果能摆脱“猴子思维”,大脑便能够充分发挥它原本的作用,而且可以提高专注力和判断力,抑制某些想法的反复出现,并改善睡眠质量。

“猴子思维”消除法

首先想象自己站在车站的月台上,此时一列坐满了名为“想法”的猴子的列车进站。它会稍作停留,但是过一会儿就开走了。像这样的列车接二连三地驶过,但你的位置不变,仍然站在月台上。

该方法的核心是:不要把思考中的自己和思考的事情混为一谈,对想法采取旁观者的状态。

当你发现来来回回都是同样型号的列车时,便能够给这些列车贴上不同的标签分类。当这些被贴上标签的想法反复出现后,可以用以下五种方式来解决。

扔掉“胡思乱想”---对自己说“我受够了!”,然后将这些想法抛出脑外。

找到例外---一直出现同样的想法,是不是因为自设障碍?这个一直纠结的想法是否有反例?

站在先贤的角度看待---问题自己尊敬的人或历史上的伟人会怎么处理?他们会不会把“杂念”和“心怀杂念的自己”等同视之?

不要判断好坏---正念的基础是接受原本的当下,你是否用了不属于“当下”的其他标准来评判事物?

探索原因---找出该想法为何会不断浮现的原因,从自己的“深层需求”出发,开始重新思考。

六、冷却愤怒时的头脑——RAIN法

RAIN法的实践步骤

1. Recognize (认知)----“啊,我生气了。”认识到自己正在生气,但不要把愤怒和愤怒的自己画上等号

2. Accept (接受)---接受自己愤怒的事实。毕竟,我们是普通人。 对自己生气的事实不加以评判,容许其存在

3. Investigate (调查)---观察一下自己愤怒时身体有何变化 心率变化如何 身体的哪个部位感到了紧绷

4. Non-Identification (保持距离)---不要过分纠结自己的愤怒情绪,与它保持一定的距离

七、“消灭”看不顺眼——温柔的慈悲心

培养慈悲心

1. 保持正念的意识状态

将平常的正念冥想持续做10分钟(参看正念呼吸法第一步)

注意力从消极情绪重新集中到“当下”

2. 想起那个“让你不爽”的人

内心浮现那个给你造成压力的人

关注想起他(她)时,身体的感觉与内心的变化

3. 在心中对他(她)默念以下句子

“希望你能避开各种危险,平平安安。”

“希望你幸福、安心自在。”

“希望你身体健康”。

八、应对身体的不适——扫描全身法

扫描全身法

1. 平躺并关注自己的呼吸

如果没有躺平的环境,也可以坐在椅子上进行

有意识地关注呼吸时腹部的上下起伏变化

2. 将注意力集中在左脚尖

脚接触鞋子或者袜子的触感如何

脚趾与脚趾之间的触感如何

3. 扫描全身法

从左脚尖开始“扫描”全身

吸气时,设想空气从鼻腔进入,流经全身后进入左脚尖

吐气时,设想聚集在左脚尖的空气,流经全身,从鼻腔呼出

4. 全身各个部位都可以这么做

从左脚尖到左大腿的扫描结束后,可以从右脚、右手、左手和腹部等其他部位开始扫描全身

观察有痛感的身体部位,并“扫描”这一部位

九、美国精神科医生推荐的五日简单休息法

前一天的准备:

准备一个切换模式的仪式:用新发型、固定的音乐或者香薰,为大脑建立一个条件反射机制,让自己进入休息模式

整理自己的日常生活:写下平时遇到的压力,然后放在平常不怎么使用的抽屉里

将自己的房间整理成非日常生活的样子:如果条件有限,可以想象自己住在林边或者小溪边

第一天——让身体休息的偷懒日

早上:睡到自然醒,起床后进行10分钟左右的正念呼吸

白天:只做最基本的家务,与此同时进行动态冥想

晚上:泡个最舒服的热水澡,泡澡的时候可以数数。记住别熬夜,睡眠要充足

第二天——逛逛附近没有去过的地方

早上:早点起床,沐浴在阳光下,呼吸户外的空气并进行动态冥想

白天:去一些不太远、你没去过的地方。即使是去过的地方,试试走平常没有走过的路。在走路或者骑车的同时,别忘了进行动态冥想

第三天——确认与他人之间的联系

早上:只要做10分钟的正念呼吸即可

白天:创造机会来确认自己和他人之间的联系。最理想的方式是和朋友、家人一起愉快地用餐。另外,要有意识地表达对他人的感谢与爱意,比如写信、送花、做志愿者等。也可以试着与老家的人或者从前的熟人联络一下。今天可是“半偷懒日”,注意自己是不是在不经意间用力过度了

第四天——释放欲望的“狂野日”

早上:做完10分钟的正念呼吸之后,请认真感受自己的生理欲望和物质欲望。思考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欲望,以及满足这种欲望后会对个人和社会有何影响

白天:满足自己的欲望。事先预定好时间和金额后,尽情地购物或者吃美食吧

晚上:这个时间,脑海中便会开始出现休息前的生活和工作了。此时可以通过冥想来保持内心的平静,并在睡前练习一下感恩的“慈悲心”

第五天——为了下一次休息变得更好

白天:这一天,一边想想前四天“每天要做的事”,一边悠闲地度过一整天。此时也许你会开始想起明天一如往常的生活,但是你已经连续五天实行了各种冥想,你应该对日常生活的看法有所改变了

晚上:做一些从非日常生活过渡到日常生活的仪式。准备一个笔记本,规划一下“下一次五天休息计划”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0531要点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0531要点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0531要点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02eceef81dd2ac721d1c26a79d386ba8

薪酬管理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薪酬管理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薪酬管理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5a5f6f377af5451e993d20f9edbfe6a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