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基础教育地理高二地理学测教案思维导图

高二地理学测教案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空城旧人 浏览量:52023-04-06 11:11:51
已被使用0次
查看详情高二地理学测教案思维导图

任时光飞逝,我们辛勤工作,蓦回首,一学期的教学又告结束。回顾一学期的地理教学工作,我们感叹良多,点滴作法涌上心头,存在的问题还需努力解决。谨记于下,权作经验教训的总结。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高二地理学测教案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高二地理学测教案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200a69a74e81e29dd3f22e7eaaf1a098

思维导图大纲

高二地理学测教案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任时光飞逝,我们辛勤工作,蓦回首,一学期的教学又告结束。回顾一学期的地理教学工作,我们感叹良多,点滴作法涌上心头,存在的问题还需努力解决。谨记于下,权作经验教训的总结。下面是树图网为大家整理的5篇高二地理学测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二地理学测教案1

[学习要求]

知识目标:

1.理解聚落的概念及分类

2.分析乡村、城市的起源和条件

3.理解地理环境对聚落的影响

能力目标: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身边聚落形式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德育目标:

通过聚落的形成,进一步理解人地关系的协调统一

[教学重点]乡村的形成和城市的起源

[教学难点]聚落的概念

[教具]电脑多媒体

[课型]新授课

[教法]图例分析引导法教学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引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衣、食、住、行。居住也是人类的一种活动,与人类获取食物的历史同样久远。人类聚居(集中居住在某一区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整体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涉及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

[新授]

一、聚落及其分类

[结合图片聚落,理解聚落的定义及分类]

1.聚落房屋建筑

聚落,是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的总称。

聚落既是人们居住、生活、休息和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场所,也是人们进行生产的场所。

2.聚落的分类-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

过去我国乡村居民几乎全是农民,所以乡村又称农村。

乡村

城市

人口

农业人口

非农业人口

规模

较小

较大

联系

城市是由乡村发展而来的

3.研究意义

聚落,尤其是城市,一方面是人类作用于自然环境最深刻、最集中的区域;另一方面也是自然对人类社会反馈的区域。聚落是人类适应、利用自然的产物。作为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场所,它的形式与规模,既要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适应,也要有利于生产和生活。聚落的外部形态、组合类型无不深深打上了当地地理环境的烙印。

聚落也是重要的文化景观。它是人类的居住活动所创造的最为典型的人文环境。聚落是在不同时代不同生产力水平下形成的,作为人文环境的聚落,在其形成发展的过程中肯定也受到风俗、文化等人文因素的控制与作用,如西方乡村聚落景观与东方不同,同属工业社会的西欧与北美,其城市景观也不相同。

聚落的形成,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如何利用和改造自然,规划、建设并管理好聚居环境。

二、聚落的形成

〔一〕乡村的形成:

1.聚居是人类的本性和需求

乡村聚落的形成首先是人类聚居的本性和需求。居住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之一。在人类早期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人们发现共同生活在一起,可以利用集体的力量,开展互助合作,更好地实现防御、繁衍、获取资源等方面的目的,由此形成聚居。人类聚居的发展是和人类生存进化分不开的,是不断适应变化的环境并在竞争中取得胜利的结果。从穴居野外到筑室成居,人类经历了百万年的漫长过程。

2.形成的历史条件:人类社会的第一次大分工

人类社会的第一次分工是指原始畜牧业、农业先后起源。第一次大分工后,人类社会进入分散的乡村聚落阶段。

3.乡村的发展

聚居→穴居和逐水草而居→分散的乡村聚落(半固定)→固定的乡村→聚落(定居地)

其中,农业生产水平逐渐提高,使乡村聚落由分散、半固定形式,逐渐稳定,规模和范围逐渐扩大。

4.地理环境对乡村形态的影响

村落的形态各异,不管是带状村落,还是多边形村落,都是一定的自然条件下形成的,受自然因素影响大。乡村的形态,能反映地理环境的特点。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也必然造成聚落形态的差异,这体现聚落的环境适应性。圆形或多边形村落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河流较少、平原面积大、地形完整、开阔和平坦。这样的自然环境,一般在以水源、交通路口等中心地带易形成乡村聚落。

带状村落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河网密度较大的平原

〔二〕城市的起源:乡村→集市→城市

1.城市形成的基本条件:

a.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产生剩余产品

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促进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农业生产有一定的剩余产品,这是城市起源的物质基础。城市出现之前,人类农业生产才起步,耕作方式落后,属迁移农业,所以乡村形成,只能是半固定的原始棚舍。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促进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出现了固定乡村的同时,农业有了一定的剩余产品,这就是说,城市起源的物质基础与农业差不多同时出现,所以说,城市与定居农业也是同时出现。

b.劳动分工促进了城市的出现

第二次社会分工,手工业和农业分离,出现了非农业人口和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进而出现商品交换和集散的场所──集市,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交换地域的进一步扩大,集市就有可能进一步演变为城市。

2.世界上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

读课本图6.4思考:

a.世界上第一批城市出现的地区?(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尼罗河下游、印度河流域、黄河流域、中美洲等地。)

b.第一批城市出现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中低纬度地区,光热条件好,大河冲积平原,有肥沃的土壤和便利的灌溉条件,自古以来,这些地方,农业耕作业发展十分理想,能为城市提供大量的农副产品。世界早期城市临河分布,也是因为用水、运输方便。)

c.古城市的分布与古文明的联系?(古城市的出现是古代文明的一种象征。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也就是人类古文明起源的地区。)

3.古代城市的发展受农业自然经济的限制

读图6.6,印度河畔的摩亨佐·达罗废墟,为什么不能延续到今天?

古代城市兴衰起落很大,发展很不稳定,自给自足的农村自然经济始终占据统治地位,古代城市的发展水平一直很低。同时摩亨佐·达罗的消失,也意味着环境的变味,人类曾经在自然环境条件优越的地区创造了灿烂的古文明,可是人类在对自然环境的开发利用中毁坏了天然的生态系统,使之荒漠化,同时也使古文明在此消失。

小结

一、聚落

1.概念

2.分类:乡村与城市

二、聚落的形成

1.乡村形成的原因

(1)人类聚居的本性和需求

(2)乡村形成的历史条件

(3)乡村的发展

(4)村落的形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城市的起源

(1)城市出现必备的条件: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劳动的分工

(2)世界早期城市的分布

课后思考

1.讨论我国南、北方乡村景观的形态差异及其原因。

2.讨论早期城市的分布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课堂巩固]

单项选择题

1.关于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错误叙述是()

a.乡村以农业活动和农业人口为主

b.城市规模较大,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c.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d.乡村和城市是同时出现的

2.关于乡村聚落的正确叙述是()

a.世界上开始有了人类就出现了乡村

b.世界上开始出现畜牧业就出现了乡村c.最初的村落是半固定的、分散的

d、村落的形成与环境条件的关系不大

3.关于村落的形成与地区环境的关系的正确选项是()

a.平原地区的乡村,平面形态多呈圆形和不规则的多边形

b.沿河谷分布的乡村,平面形态多块状

c.平原地区的乡村,因自然条件相对均一,平面形态多点状

d.黄土高原上的乡村多为带状平面形态

4.河流冲积平原自古以来就是农业生产的先进地区,其原因是()

a、肥沃的土壤,便利的灌溉条件

b、暖湿的气候,密集的人口

c、丰富的矿产,先进的技术

d、便捷的交通,悠久的历史

5.世界上首批城市多数诞生在()

a.河流中上游山区

b.河流中下游平原

c.中低纬度和沿海

d.资源丰富的内陆

6.关于城市和乡村景观差别的错误叙述是()

a.城市建筑密度大,乡村建筑密度小

b.城市建筑高大,乡村建筑低矮

c.城市道路纵横交错,乡村道路四通八达

d.城市人口多,乡村人口少

(答案:d c a a b d)

高二地理学测教案2

一、教学目的

"三圈环流"一直是教学的难点。由于本节内容空间尺度大、要素多,只凭课本中的图片,学生难以理解吃透,借助多媒体课件的动画展示,也只能看得见,仍然摸不着,学生也只是凭借画面去想象,难以形成空间思维的概念,最后也是晕头转向。因此我们决定让学生动手,制作三圈环流模型。以此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二、教学思路

本次实验按照实验准备――小组分工――合作互助――模型展示――教师总结这5步完成。在实验准备阶段,由老师事先安排好实验所需要的材料;然后小组分工对材料进行加工,形成最后模型制作所需要的材料;然后,小组结合课本上"三圈环流的形成"相关文字介绍,合作完成模型;最后对模型进行展示,教师对模型制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点评。

三、教学准备

(1)地球仪。每个班准备10个橡胶地球仪玩具,其大小适中,并自带经纬网,学科性强,可以在实验的同时帮助学生加深地理认识。

(2)硬纸条。以打印纸为材料,上面已经绘制了4个垂直气流、3个近地面风向和3个高空风向,只需要学生在上课时沿线剪下即可,大大节省了课堂时间。同时,在设计上,高空风和近地面风是不一样的,高空风成弧形,最后偏转了90°,近地面风成直线形。这是因为高空风向和近地面风的成因略有差异,在制作前需要给学生具体强化。

(3)透明胶布、剪刀等。

(4)模型制作:①明确分工。在课堂上,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合理分工。2个同学负责剪纸,2个同学负责折叠,准备出4个垂直气流、3个高空风、3个近地面风,另2个同学负责阅读课本,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②合作互助。材料准备齐后,小组同学群策群力,共同完成模型。

第一步,赤道地区受热最多,近地面空气膨胀上升,所以在赤道附近有上升的垂直气流;而极地终年寒冷,空气堆积下沉,所以极地附近有下沉的垂直气流。

第二步,赤道地区空气上升后,高空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极地地区空气下沉后,高空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高空空气由赤道流向极地(南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南风逐渐右偏成西南风,在30°N附近高空偏转成西风。这样,来自赤道上空的气流不断在此堆积下沉。因此,30°N附近有下沉的垂直气流。因此近地面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空气由此向南、向北流出,其中向南流的气流(北风)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逐渐偏成东北风(近地面),低纬环流形成。

第三步,从30°N近地面向北流的气流(南风)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逐渐偏成西南风(近地面);极地空气下沉,近地面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空气向南流出(北风),逐渐偏成东北风(近地面)。于是在60°N附近,从南边来的西南空气和从北边来的东北空气相遇,暖而轻的气流爬升到冷而重的气流之上。因此60°N附近有上升的垂直气流。

第四步,60°N附近空气上升后,在高空分别流向30°N(高空风)和90°N(高空风),组成了中纬度和高纬度环流圈。

四、模型展示

模型制作完成后,各小组派代表展示小组模型制作成果,并结合模型说出三圈环流的过程。

五、教学评价

本次模型制作,体现了模型制作的以下优势:

一是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传统的教学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只靠死记硬背掌握知识的要点,学习的兴趣不浓,效率不高。而本次"三圈环流"模型制作,让全体学生都参与进来,在小组中合作学习,动手制作,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特色,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二是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完成本次模型,需要调用以往所学的"热力环流"、"风"、"地转偏向力"等知识,这也是"三圈环流"的难点,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查阅相关资料,加深了对以往知识的理解,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

三是将复杂、运动的地理事物进行分解,直观地展现出来,深化了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通过本次模型制作,学生对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有了更加直观、深刻的认识。

高二地理学测教案3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大洲是世界第一大洲。运用地图说明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位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对地图的阅读,使学生学会从地图上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情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教学内容称述性知识"亚细亚"和"欧罗巴"亚欧大陆亚洲的地理位置时区与区时

运用引导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掌握亚洲和欧洲地理位置及特征。原认知知识

豪感

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评价方法作业评价、小测试评价教学资源印刷资料小测试题多媒体资源flash动画模型实物:地球仪教学重点学会运用地图说出某地区的地理位置。教学难点学会运用地图说出某地区的地理位置。

教学关键

运用引导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学会分析某个未知区域各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

联系及该区域的地理特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大家看一段录像,猜一猜片中展现的景观在哪里?(播放一段关于亚洲的录像资料,如长城、日本富士山、沙漠中的阿拉伯人、喜马拉雅山脉等)

学生发言:中国、亚洲、日本??

(二)新授

板书第一章认识大洲第一节亚洲及欧洲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第二页第一自然段。指导学生找到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学生阅读。教师进行总结。

板书一、"亚细亚"和"欧罗巴"

1.大洲名称的由来2.亚欧大陆

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在一起,合称亚欧大陆,是世界上的大陆。学生通过阅读图1-1,进行讨论后总结。提问亚洲的地理位置如何呢?

板书3.亚洲的地理位置

(1)经纬度位置

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纬度范围:南纬10度~北纬80度之间经度范围:东经25度~西经170度之间主要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2)海陆位置

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是世界第一大洲。

我们通过对亚洲的学习,直到认识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应该从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方面来说明。

承接通过我们对亚洲的学习,请同学们都欧洲的地理位置,来描述一下。学生通过读地图1-1,对欧洲的地理位置进行描述。活动分小组讨论,发表各自意见,然后进行总结。欧洲:

纬度范围:北纬36度~北纬71度之间经度范围:西经9度~东经66度之间

总结归纳了解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学生回答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两方面。

点拨利用你所掌握的描述亚洲地理位置的方法和步骤来分析掌握欧洲的地理位置。(学生小组探究完成)

高二地理学测教案4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四种主要地质灾害(地震、火山喷发、泥石流和滑坡)的成因及危害;

2.了解地质灾害的关联性,理解监测防御地质灾害的重要性;

3.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质灾害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了解关于地质灾害方面的科学研究的进展。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能正确评价地质灾害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2.增强学生面临地质灾害时的应变能力;

3.读图获取信息能力。

三、情感目标

强化学生科学的人生观,使学生具有环境保护意识和防灾、减灾意识。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课前准备】将学生分组,使搜集与地质灾害相关的各类资料。

【教学过程】

【课件演示】唐山地震图片,有配音。

【教师引导】刚才我们看了有关唐山大地震的一些图片和文字资料,我们发现,陆地环境的变化有时异常激烈,这些自然现象是地球内力作用的表现,它们常常给人类环境造成极大的损害和威胁,我们称为地质灾害。请同学们思考,你所了解的地质灾害有哪些,能举例说明吗?

【学生回答】略

【课件演示】主要地质灾害目录

【观看录像】地震基础知识

【提问】地球为什么会有地震呢?

【学生回答】(板块边缘,地壳不稳)

【观看录像】地震发生的原因

【教师总结】知道了地震发生的原因,我们不难知道世界地震的分布。

【观看图片】展示"世界地震分布图"和"六大板块的分布图"

【提问】虽然我们很少亲临地震,但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地震实际上是地球内能在地壳的断层带以地震波形式迅速释放的过程,请大家发挥想像,地震会产生哪些危害呢?

【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略

【教师补充】我们很容易看到地震带来的直接危害,而实际上,地震常常会带来其它一些间接危害,这些间接的危害往往造成更为惨重的损失。例如地震引起的火灾,引发的瘟疫等等。

【过渡】刚才我们看了世界地震分布图,事实上世界火山的分布和地震分布基本上是一致的。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些火山的基础知识。

【播放录像】"火山的基础知识"

【教师引导并提问】通过观看录像,我们了解了关于火山的一些知识,请你回忆一下,火山的分类有哪些?你觉得这样的分类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学生思考回答】略

【教师总结】科学家们之所以提出休眠火山,正好说明了我们对于火山喷发规律的不甚了解。要确切了解这方面的知识,还需要更多更深入的科学研究。

【过渡提问】为什么意大利,日本是火山活动频繁的国家?火山喷发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略

【课件演示】展示板块碰撞的动画。

【分组讨论】火山喷发也是破坏性很大的地质灾害,但是,除了危害之外,火山喷发有没有有利的方面呢?请举例说明。

【课件演示】对火山喷发这种地质灾害应该有正确的评价。(1)从灾害的角度看(2)从资源的角度看。

【承接过渡】地震和火山喷发是危害非常大的地质灾害。它们分别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和岩浆活动在地表的体现,而另外两种地质灾害同样不容忽视。这就是滑坡和泥石流。

【课件演示】请大家看下面的这组图,思考后面的问题。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地质灾害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我们应该积极的防御,尽量减少这些危害造成的损失。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地质灾害的发生也十分普遍。

【动画演示】请大家观看我国的地质灾害图。

【提问】这么多的地质灾害似乎有些耸人听闻,但这都是不能回避的事实,我们应该如何进行防御呢?请大家观看下面的录像,看看日本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播放录像】日本地震灾害的防御

【分组讨论】在地震多发地区的人们,应该如何防御地震?(分地震前,地震来临时和地震发生后三个阶段各应该做些什么事?)

【教师总结】请参考扩展资料"地震发生时的应变",接着总结地震灾害的防御措施(三方面)。

高二地理学测教案5

教案示例1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居民和经济"

【教学重点】

1.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特征

2.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粮食、环境三大问题

【教学难点】

初级产品为主经济的形成、问题及解决途径

【教具】非洲的黑人原居地和外来移民分布图,非洲政区变化图,撒哈拉以南非洲人民的生活图片

【教学过程】

[导入]大家回忆一下北非的居民以什么人种为主?那么你是否想了解一些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居民生活情况呢?

[展示地图]非洲的黑人原居地和外来移民分布图。

[提问]撒哈拉以南非洲以什么人种为主,其如何分布?

(黑色人种,其主要分布在本区的中部和南部。)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

[提问]是否还能从书中的文字里得到关于黑人与非洲有必然联系的信息?

(撒哈拉以南非洲有6多亿人,其中90%为黑人,是黑人的原居住地,所以本区还有"黑非洲"之称。)

[提问]其它10%是些什么样的居民?他们分布在哪儿?

(简要总结)

[提问]生活在非洲的黑人以前、现在的生活如何呢?

[图片展示]撒哈拉以南非洲人民的生活图片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文字、观察图片。请学生概括说出黑色人种的文化特点。]

[承转]早在2 000多年前,黑人就在这片土地上从事原始的农牧业生产,他们曾创造了光辉的古代文明,为何今天仍然处于落后状态?自然条件是一方面,但其能否成为非洲落后的根源呢?

[引导学生讨论,相互介绍自己知道有关黑人奴隶贸易的事情]

[归纳]从15世纪开始,欧洲殖民者相继入侵,并从中掠夺大量黄金、象牙、香料,进而从事罪恶的奴隶贸易,这种贸易长达4__年之久,被掳走、屠杀的黑人近1亿人。严重抑制了非洲的发展,使非洲人民一度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承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非洲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从而直接导致了非洲政治地图的变化。

[展示地图]"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非洲政治"地图

[提问]1.二战前非洲独立的国家有哪些?

2.二战后独立的国家有多少?

[讲解]二战前,本区被英、法、葡、比、西等7国瓜分。非洲只有埃及、埃塞俄比亚、利比里亚三个独立国家。二战以后,非洲掀起的民族解放运动使殖民者的统治土崩瓦解,除少数岛屿仍是英、法属地外,绝大多数都争取了独立。

[承转]独立后的本区各国都在积极利用本国资源,发展民族经济,当由于长期殖民统治的影响,本区的经济仍很落后,其中一个突出的表现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结构极不合理。

[引导学生分析教材资料]"本区某些国家的主要出口商品"图。

[学生活动]指出图中所列国家各以什么为主要产品出口

[提问]这些商品是原料、半成品还是工业制成品?

[小结]我们把这种以出口一种或几种原料、半成品为主的经济称为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而以这种经济形式为主的国家称为单一产品出口国。

[提问]想一想出口汽车、机械产品的国家与单纯出口铜、铁矿石的国家相比,经济收入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引导学生讨论]

[归纳]在这种贸易过程中,要卖是低价卖,要买是高价买,非洲国家就是在这种买与卖的过程中,不断使财富流失。同时,这种单一的经济结构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性很强,一旦出现初级产品的价值下跌,就会严重影响该地区的经济,最终的结果是什么,同学们可想而知。现在本区各国已经已在不同程度上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致力于发展本国的民族工业,以振兴经济。[承转]非洲各国民族独立后,经济水平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人民生活也在逐步提高,而伴随的危机也出现了,这就是人口的迅速增长。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

[提问]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增长速度在世界各大洲中居首位,远远超过粮食、经济的增长速度,这一现象对本区的经济发展和自然环境产生了哪些影响?

[学生讨论]

[利用板书归纳]

人口、粮食、环境三个问题形成了一个怪圈,而使非洲经济难以发展,人民生活更难以摆脱日益加剧的困境。

[提问]由此看来,我们不能以牺牲环境来获取暂时的物质利益,那么本区的人民怎样才能摆脱这种困境?

[学生讨论]

[归纳]1.控制人口增长;2.提高农牧业生产水平;3.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

[小结]我国和非洲各国一样是发展中国家,我国目前也有一些地区由于人口、粮食问题而导致出现了环境问题,所以,我们要引以为戒。

[新课结束,复习反馈]

【板书设计】

第二节 居民和经济

1.黑人的故乡

2.政治地图的变化

3.经济特征:

(1)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

(2)解决方法:发展本国民族工业

4.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

(1)人口增长 → 粮食问题 → 环境问题

(2)解决措施

教案点评:

本课教学过程设计合理,形式多样。学生活动较多,充分调动了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积极性,体现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实践、想象、分析等多方面能力,符合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学效果较好。

高二地理学测教案相关文章:

★ 高二中考地理试卷评讲教案范文

★ 高二地理期中考试试卷讲评教案范文

★ 关于高二下学期地理学科教学计划5篇

★ 高中地理课程教学设计案例5篇

★ 关于高中优秀地理教学设计5篇

★ 关于2021高二下地理教学计划5篇

★ 高二地理中国的交通教案最新模板

★ 关于高中地理教学设计方案2021

★ 关于高二地理理论课教学总结2021

★ 高二地理中国的农业教案范文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埃隆·马斯克的商业版图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埃隆·马斯克的商业版图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埃隆·马斯克的商业版图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7464362ac911e8a334867bb3fc7a2346

主机安全防御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主机安全防御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主机安全防御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fa34d4fe2f232e3cb5713f4995d45a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