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了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十课古代诗歌五首 《己亥杂诗(其五)》课堂笔记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十课古代诗歌五首 《己亥杂诗(其五)》课堂笔记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十课古代诗歌五首 《己亥杂诗(其五)》课堂笔记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6df89bb6a00419bb349a53a15430222e
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十课古代诗歌五首 《己亥杂诗(其五)》课堂笔记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龚自珍(1792~1841),字人,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思想家、文学家。代表作有《病梅馆记》《己亥杂诗》等。
《己亥杂诗(其五)》:清宣宗道光十九年(1839)即己亥年,是鸦片战争爆发的前一年,英国利用鸦片入侵,朝廷分为主战与主和两派。龚自珍越位言事,竭力主战,因而“忤其长官,赋归来”,他辞官南归,后又北上迎取眷属,在往返途中创作了大型组诗《己亥杂诗》。
注释:浩荡:这里形容愁绪无边无际的样子。 吟鞭:诗人的马鞭。吟,指吟诗。 天涯:天边,形容很远的地方。 落红:落花。
译文:满怀离愁看着太阳西下,诗人的马鞭向东一指,前面便是海角天涯。落花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它化作春泥后滋养更多花儿。
1.赏析《己亥杂诗》的后两句。
后两句抒情。落红并不是无情的东西,它怀恋大自然,即使委落尘埃,也要化作春泥,护育新花生长。作者以落红自比,言外之意是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景中寓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2.《己亥杂诗(其五)》写了诗人的几种感情?
主要写了诗人的两种感情。一是离别之感。诗人因为敢于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危机和统治集团的专横腐朽,所以受到排挤,仕途受到挫折,不得不离开京城,奔向遥远的南方,心情是愁苦郁闷的。二是诗人并未一蹶不振,相反,他要投身更广阔的天地,进行新的奋斗,表现了其不忘报国、为国家贡献自己毕生的精力的精神。
《己亥杂诗(其五)》:抒写了诗人辞官离京时的复杂感情,表现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和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献身精神。
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十四课《河中石兽》课堂笔记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十四课《河中石兽》课堂笔记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0df6884d584cbd96e7b1e3656ad83186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十三课《带上她的眼睛》课堂笔记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十三课《带上她的眼睛》课堂笔记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160924526fd839ffeca9078decfaf0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