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基础教育化学2014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知识点大全(二)思维导图

2014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知识点大全(二)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孤街浪徒 浏览量:42023-04-20 18:00:13
已被使用0次
查看详情2014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知识点大全(二)思维导图

无论各科的学习,最后一个多月只要重视突出,肯下苦功总会见效果。那么高考各科答题技巧有哪些呢?以下是树图网为广大考生准备的2014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知识点大全(二),更多有关高考各科历年真题试题及答案解析,树图网学习网完备的资料库为广大考生提供全面的备考参考。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2014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知识点大全(二)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2014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知识点大全(二)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9ef2b60f662546af984bf5130feb9fc1

思维导图大纲

2014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知识点大全(二)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七、滴加顺序不同,现象不同

1.AgNO3与NH3·H2O:

AgNO3向NH3·H2O中滴加——开始无白色沉淀,后产生白色沉淀

NH3·H2O向AgNO3中滴加——开始有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消失

2.NaOH与AlCl3:

NaOH向AlCl3中滴加——开始有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消失

AlCl3向NaOH中滴加——开始无白色沉淀,后产生白色沉淀

3.HCl与NaAlO2:

HCl向NaAlO2中滴加——开始有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消失

NaAlO2向HCl中滴加——开始无白色沉淀,后产生白色沉淀

4.Na2CO3与盐酸:

Na2CO3向盐酸中滴加——开始有气泡,后不产生气泡

盐酸向Na2CO3中滴加——开始无气泡,后产生气泡

5.Ca(OH)2或Ba(OH)2与H3PO4

八、比较元素金属性强弱的依据

金属性——金属原子在气态时失去电子能力强弱(需要吸收能量)的性质

金属活动性——金属原子在水溶液中失去电子能力强弱的性质

注:"金属性"与"金属活动性"并非同一概念,两者有时表示为不一致,如Cu和Zn:金属性是:Cu > Zn,而金属活动性是:Zn > Cu。

在一定条件下金属单质与水反应的难易程度和剧烈程度。一般情况下,与水反应越容易、越剧烈,其金属性越强。

常温下与同浓度酸反应的难易程度和剧烈程度。一般情况下,与酸反应越容易、越剧烈,其金属性越强。

依据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的强弱。碱性越强,其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依据金属单质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一般是活泼金属置换不活泼金属。但是ⅠA族和ⅡA族的金属在与盐溶液反应时,通常是先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强碱和氢气,然后强碱再可能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

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极少数例外)。

依据元素周期表。同周期中,从左向右,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逐渐减弱;同主族中,由上而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逐渐增强。

依据原电池中的电极名称。做负极材料的金属性强于做正极材料的金属性。

依据电解池中阳离子的放电(得电子,氧化性)顺序。优先放电的阳离子,其元素的金属性弱。

气态金属原子在失去电子变成稳定结构时所消耗的能量越少,其金属性越强。

九、比较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

依据非金属单质与H2反应的难易程度、剧烈程度和生成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与氢气反应越容易、越剧烈,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其非金属性越强。

依据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的强弱。酸性越强,其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依据元素周期表。同周期中,从左向右,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主族中,由上而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非金属单质与盐溶液中简单阴离子之间的置换反应。非金属性强的置换非金属性弱的。

非金属单质与具有可变价金属的反应。能生成高价金属化合物的,其非金属性强。

气态非金属原子在得到电子变成稳定结构时所释放的能量越多,其非金属性越强。

依据两非金属元素在同种化合物中相互形成化学键时化合价的正负来判断。如在KClO3中Cl显+5价,O显-2价,则说明非金属性是O > Cl;在OF2中,O显+2价,F显-1价,则说明非金属性是F > O

十、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方法

原子半径的大小比较,一般依据元素周期表判断。若是同周期的,从左到右,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半径逐渐减小;若是同主族的,从上到下,随着电子层数增多,半径依次增大。

若几种微粒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核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

同周期元素形成的离子中阴离子半径一定大于阳离子半径,因为同周期元素阳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一定比阴离子少一层。

同种金属元素形成的不同金属离子,其所带正电荷数越多(失电子越多),半径越小。

☆判断微粒半径大小的总原则是:

电子层数不同时,看电子层数,层数越多,半径越大;

电子层数相同时,看核电荷数,核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

电子层数和核电荷数均相同时,看电子数,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如r(Fe2+)> r(Fe3+)

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时,看核电荷数,核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

若微粒所对应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周期和族既不相同又不相邻,则一般难以直接定性判断其半径大小,需要查找有关数据才能判断。

十一、原电池:

原电池形成三条件: "三看"。先看电极:两极为导体且活泼性不同;

再看溶液:两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三看回路:形成闭合回路或两极接触。

原理三要点:(1)?相对活泼金属作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2) 相对不活泼金属(或碳)作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3)?导线中(接触)有电流通过,使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原电池: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原电池与电解池的比较

原电池电解池

(1)定义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电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装置

(2)形成条件合适的电极、合适的电解质溶液、形成回路电极、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的电解质)、外接电源、形成回路

(3)电极名称负极正极阳极阴极

(4)反应类型氧化还原氧化还原

(5)外电路电子流向负极流出、正极流入阳极流出、阴极流入

十二、"10电子"、"18电子"

"14电子""22电子""38电子"的微粒小结

1."10电子"的微粒:

分子离 子

一核10电子的NeN3—(固)、O2—(固)、F—、Na+、Mg2+、Al3+

二核10电子的HFOH—

三核10电子的H2ONH2—

四核10电子的NH3H3O+

五核10电子的CH4NH4+

2."18电子"的微粒:

分 子离 子

一核18电子ArK+、Ca2+、Cl—、S2—

二核18电子F2、HClHS—

三核18电子H2S

四核18电子PH3、H2O2

五核18电子SiH4、CH3F

六核18电子N2H4、CH3OH

七核18电子CH3NH2

八核18电子CH3CH3

3."14电子" N2 CO Si C22- C2H2

"22电子" CO2 N2O N3- BeF2

"38电子" CS2 Na2O2 Na2S Ca(OH)2 CaF2 BeCl2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单元二 热力学第一定律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单元二 热力学第一定律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单元二 热力学第一定律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17b8dd496ad071ead981d69259023559

海运报价内容重点总结加案例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海运报价内容重点总结加案例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海运报价内容重点总结加案例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776c839b53e3b3428faed1714d8ff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