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进行备考阶段,树图网小编整理了2019高考语文必备知识点,供同学们参考。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2019高考语文必备知识点:实词推断法七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2019高考语文必备知识点:实词推断法七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81bbfca2592d075c0180c2c2c53dcf5a
2019高考语文必备知识点:实词推断法七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结构求义法
即根据整句中对应词语的意思推断词义。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词句等对举的现象很多,在两两、三三的对举句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这样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
1.及得召见,遂见亲信。
这里牵涉到"见"这个特殊词的用法,有两种解释比较特殊:"被"和作代词。前句是得到皇帝的召见,那么应该是被"亲信",所以亲信应该是动词,古今异义了。这是个同义复合词,解释为"亲近信任",所以应该翻译为:"到获得皇帝召见,便受到皇帝亲近信任。"
2.据殽xiáo函之固,拥雍yōng州之地。
"据"与"拥"相对,"固"与"地"相对,"地"是地方之意,名词,那么"固"也应是名词,据此推断"固"为"险固的地方"之意。
3.齐人追亡逐北。
北:指败逃者","亡"与"北"对应,也应译为"败逃者"。
4.秦无亡矢遗镞之费。zú
"亡矢"与"遗镞"的结构是一样的,词的配搭是一致的。"亡"与"遗"相应,"矢"与"镞"相应。从而知道"亡"、"遗"都是失,就不会把"遗"理解为遗留或馈赠了。同样,可从"矢"是箭推知"镞"也是武器了。
5.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利用上下文的对称结构,可据易推难。"择"易于理解,可推出"简"也作"选择或选拔"讲。
6.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nǔ
借助"良"可以推断"劲"应为形容词,进而解为"硬"、"硬的"、"强有力的"。
7.变姓名,诡踪迹。
借助"变"可以推断"诡"应为动词,就可以避免将"诡"解为"诡秘"的错误,而较为顺利地将"诡"解为"隐蔽"。
8.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不见也。(《屈原列传》)
上下句以"而"相连,表并列关系,据"亡国破家"这个并列结构的短语可推知"圣君治国"亦当为并列关系,译为"圣明之君,治平之国"。若译成"圣明的君主治理国家",则为主谓关系,与前句结构显然不相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