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性的艺术:比较政治学30讲》-第二讲(第一章)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可能性的艺术:比较政治学30讲》-第二讲(第一章)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可能性的艺术:比较政治学30讲》-第二讲(第一章)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8b4138866ff569f06372af908316803a
《可能性的艺术:比较政治学30讲》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引言
本讲将从历史的长河切入我们这个时代(现代)。
标题“和平爆发”是什么意思?
作者想用一个不同寻常的说法来描述一个不同寻常的现象:那就是后冷战时代人类持续、广泛的和平。
为什么说“不同寻常”?
因为在历史上的大多数时期,战争是常态,和平是例外,但在冷战结束后的今天,和平是常态,战争才是例外。
可能会有人反驳世界仍冲突不断,例如伊拉克、叙利亚、阿富汗、也门等。现象未必是真相,事实只有通过全景当中的比例感来获得。
Cr1:原文比较绕,作者是想阐述:局部不能代表整体,管中窥豹仅见一斑。
从历史的角度说,我们置身于一个相当和平的时代。
举个极端例子
你的爸爸是不是富豪,可能只是影响你能不能随时去马尔代夫或者夏威夷度假,
但是你到底是出生于1900年还是2000年,则可能直接影响着你会不会被饿死、能不能受到教育,甚至能不能长大,以及会不会被送到战场上去当炮灰。
为什么和平“异乎寻常”?
世界在变得更加和平,是一批学者的发现。
Cr1:一批学者?是否是绝大部分学者?是否是共识?
大国战争的历史情况
学者马克斯·罗泽(Max Roser)制作的图表,显示1500年到2015年“大国间发生战争”的年数比例。
1500—1700年左右,至少70%以上的时间大国之间都在打仗,这个比例后来逐渐下降,到近期,几乎降为零了。
今天还能够看到战乱冲突,大多数是内战,大国之间的战争已经变得非常少了。
战争死亡人数的情况
学者平克(Steven Pinker)做出了最有影响力的研究,他写了一本书《《人性中的善良天使》》来告诉我们“世界正在变得更好”。
此书专治各种“政治性抑郁”。
根据平克的研究,在前国家时期的原始社会中,每10万人中平均每年有500人死于暴力冲突;到中世纪的时候,这个数字降为每10万人中50人;现在每10万人大约6~8人,而在大多数欧洲国家,现在还不到1人。
如果不以每年的数字来计算,而用人口比例来看,在部落社会大约15%的人会死于战争,现在可能只是万分之几甚至几十万分之几。
根据平克的研究,即使是20世纪把两次世界大战都算进来,有4000万人死于战争,但是就地球同时期的总人口而言,也只是人口的0.7%。
如果把与战争有关的瘟疫、饥荒、屠杀造成的死亡都算进来,则为人口的3%,仍然大大低于古代社会。
他的关于战亡人口比例的观点极具争议。
有学者认为,关键的指标不是死亡的相对人口,而是死亡的绝对人数。
古代社会就算10%的人口死于战争,那可能也是几百万人口,但是现代社会就算是1%,就是几千万人。难道几千万人的痛苦不是远远超过几百万人的痛苦吗?
这是一个用绝对数还是相对数衡量的问题。
但是,尤其是冷战结束之后,世界正在变得更加和平这一点,很少受到争议。
上图展示每10万人中战争死亡人数从1940年左右开始到现在的变化,这个变化非常醒目。
这就是冷战学者加迪斯(John Lewis Gaddis)所说的“long peace”,漫长的和平。
这些数字也合乎我们实际的生活经验。
以作者自己为例
“我算了一下,我爷爷的爷爷应该出生于1850年左右,经历过太平天国的起落;我爷爷的爸爸应该出生于1880年左右,经历过八国联军侵华和民国初年的军阀混战;我爷爷出生于1920年,少年时代应该目睹过日本侵华战争;就是我父亲,成长的过程中也有朝鲜战争、中印战争;哪怕是我,小时候也感受到过中越战争的存在——记得上中学的时候,我还穿着军装,载歌载舞地表演过《血染的风采》,那首歌就是献给中越战争中的中国士兵的。”
90后、00后以几乎看不到战争。
不仅仅是中国,再看欧洲。
17世界欧洲一篇战乱,为王位、为宗教、为领土、为贸易。
世界不仅仅是变得更和平
和平只是世界变得更好的一个指标而已,其他指标也在证明世界变得更好
人均寿命
1900年左右,在有数据的国家,人均预期寿命也只是在20~40岁之间;到现在,全世界的人均预期寿命已经到达70岁左右。
极端贫困率
1820年的时候,全世界94%的人生活在绝对贫困状态,现在10%左右。
Cr1:这是怎么算出来的?绝对GDP还是相对购买力?
北欧人的身高
1830年,荷兰男性的平均身高是1米64
拿破仑不算很矮,他只是代表了他的时代而已
现在北欧人人高马大已经深入人心
从很多角度来看,今天我们所生活的时代,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的黄金时代。
一部分人推崇的历史“黄金时代”不一定真的黄金。
社会开化、衣食住行、人均寿命都不及当下。
为什么过度悲观是问题
聚焦于问题,从而推动这个世界变得更好当然非常重要,后续课程也会分析。但在一个恰当的比例感中谈论问题同样重要。
因为失去比例感很可能意味着错误的药方。
简单来说,如果这个时代是一团漆黑,那我们需要的是什么?
是革命,是极左或极右。在一个无可救药的世界里,激进是美德,越激进越推动社会进步。
但是,如果我们承认时代的巨大进步,并在这个前提下谈论战争、贫穷、饥饿,那么我们需要的是什么?是改良,是耐心,是在现有国际体系、现有全球化基础上的修补。
换一个说法,如果问题是主流,那么我们应该关注的重点就是“人类做错了什么”,但是如果进步是主流,那我们更应该关心的是“人类做对了什么”,从中找到进一步解决问题的钥匙。
这也是为什么平克这样的学者站出来为“进步”辩护。
衡量现实不能仅仅以理想为尺度,而且要以历史为尺度,因为摧毁进步的不仅仅可能是所谓的保守势力,而且也可能是对完美乌托邦的迷恋。
用英语中的一个常用句来说就是:不要让最好成为更好的敌人。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904名中国成年人第三磨牙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和病史的横断面调查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904名中国成年人第三磨牙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和病史的横断面调查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10b9a8a2dd2fb4593f8130ef16c320fc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9.战斗的基督教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9.战斗的基督教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33d168acd0cd9f767f809c7a5df86e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