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全程医疗诊疗流程、规范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医疗诊疗流程图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医疗诊疗流程图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e5420805016446b7c1b854240ce6c335
全程医疗诊疗流程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挂号、分诊 咨询处、挂号室
按照专业病种及病情轻重缓急指导患者挂号
首诊医师
首诊医师负责
d. 我院不具备收治条件的危重病人,按转院流程转院
c.收住院
b.建议专科门诊就诊
a. 询问病史详细,物理检查认真,拟定初步诊断,做出恰当处理,同时按病历要求书写门诊、急诊病历
第二次就诊
a.病情好转,继续治疗
b.效果不佳,进一步检查或调整治疗方案
c.请上级医师会诊或收住院
第三次就诊(仍未能确诊或疗效仍不明显)
a. 收住院 (患者拒绝住院应履行签字手续)
b. 转上级医院
入院24 小时内
一般病人入院 30 分钟内应给予初步处理
急危重患者5分钟内必须上治疗措施,视情况先抢救后检查或边抢救边检查
急、危、重病人随时请上级医师查看,并与家属沟通,下达病危/病重通知(通知书一式两份)
书写好医患沟通记录及家属知情签字
由经治医师做出初步诊疗意见并完成病历书写(8小时内完成首次病情记录、24小时内完成入院病历,重危病人2-4小时内完成入院记录或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完成抢救记录)
入院三天内
完成五大必检常规+有针对性的诊断及具有鉴别诊断意义的检查项目,检查报告单于检查后24小时内归入病历
对异常检查结果病志中要进行分析和检验(或检查)复查
确诊者按诊疗常规进行,未确诊者,做进一步检查,必要时组织科内讨论、科间会诊
对病情诊断已明确或仍不明确者,均需与患者或家属沟通并做好沟通记录,由患者或家属签字
住院病人管理
住院医师每天上下午至少查房2次,值班医师接班及下班前必须对新入院病人、重危病人、手术病人查房
晚班医师必须在睡前和早交班前查房,科主任必须每天查房。重危病人必须床前交接班及书写交接班记录
一周未确诊者或治疗无疗效,必须进行科内病例讨论或院内会诊,确诊者按诊疗计划实施
两周仍未能确诊者须进行院外或远程会诊或转上级医院诊疗
患者住院3天内
住院期间病情变化
输血、手术、麻醉、特殊诊疗
重要医嘱或药物更改
诊疗方案改变
自费诊疗项目及患者出院,均必须有知情告知及患者或家属签字
病历书写
内容
主诉(主要症状/或体征+时间)与现病史、第一诊断及主要治疗方案相符合
现病史重点突出,层次分明,真实、准确,与主诉及诊断函接一致
诊断主次排列不颠倒,诊断依据明确,无漏诊
手术记录准确,与医嘱、收费、术后首次病志描述一致
输血患者,必须有输血前、后输血评估及输血中的输血记录
治疗措施
药物治疗
①药物选择
a 按疾病诊疗规范或指南用药
b. 合理使用抗菌素
②用药后注意观察疗效
③根据病情、疗效及时更改、调整用药方案
④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作用,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注意药物对其它脏器及其它疾病的影响
手术治疗
①.术前按诊疗常规做好术前准备,按手术分级审批
②.三级以上手术及二级手术患者并有复杂多个疾病患者,必须进行术前病历讨论并制定相关预案。
③.按手术常规操作
④.按诊疗常规做好术后处理
转归
治愈
出院,专科门诊随访
好转
专科门诊随访
未愈
患者要求出 院或转院需履行签字手续
死亡
24 小时内完成死亡记录,一周内完成死亡病例讨论并及时上交病案
治愈或好转者由主治医师审批,向上级医师汇报后并给予患者出院指导即可出院
未愈者由科主任(或正、 副主任医师)向病人做继续治疗指导并批准方可出院
自动出院者必须在《自动出院知情告知书》上签字方可出院
管床医师必须在患者的门诊病历上书写”出院小结”并进行出院后随访(时间根据病情需要,一般出院7天应进行第一次随访)
急诊患者随到随检,诊检科室尽早发出报告
出现“危急值”检查结果,须立即按“危急值报告制度”与相关临床科室报告
所有检查报告单均必须由执业资质医师(或检验师)审核签发,无资质的实习人员不得单独发报告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环境设计各业务版块流程图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环境设计各业务版块流程图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bb759aacdf9404fdef4191a557718654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工艺流程图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工艺流程图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a8e31ea83041e28a9ece5f7d7121fc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