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资格考试司法考试怎么区分遗弃罪与虐待罪、故意伤害罪思维导图

怎么区分遗弃罪与虐待罪、故意伤害罪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情殇未去 浏览量:22023-02-10 18:15:52
已被使用0次
查看详情怎么区分遗弃罪与虐待罪、故意伤害罪思维导图

核心内容:遗弃罪与故意伤害罪、虐待罪、故意杀人罪的界限很容易混淆,但四者在客体、客观方面、主体等方面都存在区别。怎样区分遗弃罪与故意伤害罪、虐待罪、故意杀人罪的区别呢?树图网编辑为您详细介绍。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怎么区分遗弃罪与虐待罪、故意伤害罪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怎么区分遗弃罪与虐待罪、故意伤害罪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1a08e2b6cfa80a2fdfe15b4ede88f98b

思维导图大纲

怎么区分遗弃罪与虐待罪、故意伤害罪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1、遗弃罪与故意伤害罪的区分:

(1)客体要件不同。

遗弃罪侵犯的客体,是家庭成员之间相力扶养的权利义务关系;而故意伤害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身体健康权利。

(2)犯罪客观方面不同。

遗弃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对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具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的行为;而故意伤害罪的客观方面,则表现为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这种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一般是直接加害于被害人的身体,如打伤、刺伤、烧伤等。

(3)主体要件不同。

遗弃罪的主体,必须是对被遗弃人负有法律上扶养义务而且具有履行义务能力的人;故意伤害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故意的内容不同。

遗弃罪的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应当履行扶养义务,也有实际履行扶养义务能力而拒绝扶养;而故意伤害罪的故意,则是行为人具有损害他人身体的故意。

2、遗弃罪与虐待罪的区分:

(1)客体要件不同。

遗弃罪侵犯的客体,是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扶养的权利义务关系;而虐待罪侵犯的客体则是复杂客体,既侵犯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在家庭生活中享有合法权益,也侵犯了被害人的身体健康。

(2)犯罪客观方面不同。

遗弃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对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具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的行为;而虐待罪的客观方面,则表现为经常或连续折磨、摧残家庭成员身心健康的行为。

(3)主体要件不同。

遗弃罪的主体,必须是对被遗弃者负有法律扶养义务而且具有履行义务能力的人;而虐待罪的主体,必须是在一个家庭内部共同生活的成员。

(4)犯罪主观方面不同。

两罪在主观方面虽均是故意,但其故意的内容不同。遗弃罪的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应当履行扶养义务,也有实际履行扶养义务能力而拒绝扶养;而虐待罪的故意是行为人有意识地对被害人进行肉体摧残和精神折磨。

3、遗弃罪与故意杀人罪的区分:

(1)犯罪主观方面不同。

从主观故意上讲,遗弃罪是履行扶养义务的行为人企图通过遗弃达到逃避或向他人转嫁由自己承担的扶养义务的目的;故意杀人罪的主观故意则是剥夺他人的生命。因此,如果行为人企图通过遗弃达到向他人转嫁本由自己承担的扶养义务的目的,则其行为构成遗弃罪;如果行为人企图以不履行扶养义务的行为方式达到杀害婴儿或神智不清、行动不便的老人的目的,则其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

(2)客观要件不同。

遗弃罪在客观方面一般是将被害人遗弃于能够获得救助的场所,如他人家门口、车站、码头、街口等。故意杀人罪在客观方面则是将婴儿或行动困难的老人放置于不能获得救助的地方,例如,将婴儿遗弃在深山沟内;将神志不清、行动困难的老人遗弃在野兽出没、人迹罕至的荒野,等等。

■ 遗弃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 被扶养人范围如何界定

■ 对夫妻扶养义务怎样理解?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中级 第10课 主再临与末世的预兆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中级 第10课 主再临与末世的预兆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中级 第10课 主再临与末世的预兆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c09f757ed86ed6f708497e92e276013c

证券客户经理工作总结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证券客户经理工作总结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证券客户经理工作总结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59bcd21423b9932f6cd8833382c71fe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