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选择结为夫妻之后,是需要对相关的财产去进行整合的,这也导致有的人会去进行一定程度的骗财,那么夫妻约定财产制名词解释?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树图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夫妻约定财产制名词解释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夫妻约定财产制名词解释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57728663848b287b8370a1de23be9c9f
夫妻约定财产制名词解释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一、夫妻约定财产制的条件:
1、约定的主体即夫妻必须双方自愿;
2、约定的内容必须合法;
3、约定的财产包括夫妻婚前财产与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财产;
4、约定的时间可以是婚前也可以是婚后,约定订立之后可以变更废止;
5、约定应以书面形式,最好经过公证。
二、约定财产制度的种类:
现行《民法典》规定:“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适用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的规定。”当事人只能在一般共同财产制、分别财产制和限定共同财产制这三种制度中作以选择,这样在实际操作起来方便而又简单。
1、一般共同财产制是指夫妻双方婚前、婚后的全部财产均归夫妻共同共有,但特有财产除外的夫妻财产制度。
2、分别财产制是指夫妻双方婚前财产及婚后所得财产全部归各自所有,并各自行使管理、使用、处分和收益权的夫妻财产制度。
3、限定共同财产制是指当事人双方协商确定一定范围内的财产归夫妻双方共有,共有范围外的财产均归夫妻各自所有的财产制度。
夫妻约定财产制是关于法律允许夫妻用协议的方式,对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所有权的归属、管理、使用、收益、处分及债务的清偿、婚姻解除时财产的清算等事项作出约定,排除法定夫妻共同财产制适用的一种制度。
男方:某某,男,某年某月某日出生,汉族,住某市某某地方,
身份证号码:xxxxxxxxxxxxxx
女方:某某,女,某年某月某日出生,汉族,住某市某某
身份证号码:xxxxxxxxxxxxx
甲乙双方与某年某月某日在某地登记结婚。双方为了避免纠纷,现就双方财产做如下约定:
1、位于省市区街号幢单元号(建筑面积为平方米,所有权证编号为:******,丘地号为:权字第号)的房屋及该房屋内的一切装修、家具、家电均归女方所有。
2、位于省市区街号幢单元号(建筑面积为平方米,所有权证编号为:******,丘地号为:权字第号)的房屋及该房屋内的一切装修、家具、家电均归男方所有。
第二条、汽车归属
1、登记在女方名下的汽车(车牌号)一辆归女方所有。
第三条、存款、股票、股权
1、夫妻共同存款五十万元归女方所有,男方应在本协议生效后3日内将其名下的35万元存款转移到女方名下。此后,各自名下的存款归各自所有。
2、以男方名义持有的股票(股票代码:)及对应的财产价值归男方所有。
第五条、债权债务
1、本协议生效以前所产生的夫妻共同债务全部由男方承担。
2、本协议生效后以各自名义所欠债务归各自承担。
第六条、生活支出
1、在本协议生效后,各自购买的物品归各自所有;共同购置物品按各自出资比例拥有所有权。
第七条、受让财产
1、夫妻一方给付或赠予另一方的财物归接受方所有。
第八条、其它
1、本协议未明确说明的所有其他财产的归属,可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相关司法解释之规定。
2、双方应在本协议生效后3个工作日内根据本协议进行相关财产所有权的转移登记,所需税费双方平均分担。
3、如双方离婚,双方按本协议约定确定财产归属;如发生争议,任何一方有权要求人民法院依据本协议确认相关财产所有权的归属。
甲方(男方):乙方(女方):
20xx年月日201xx年月日
随着近些年的发展,人口文化的提高,大家越来越懂得用法律武器来维护个人的合法权益了,夫妻双方财产的约定对双方两个人都是公平公正的,协议书不管是进行公正还是不进行公正,协议都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不过进行公正过后的协议更具有法律效力些。
首先必须具备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要件:合法、自愿、真实;
其次应符合特别法上的要求,如男女双方平等,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约定的内容在第三人知晓时,其对外具有对抗的效力;否则,无对抗的效力。对内则对夫妻处理财产的行为产生约束力。为逃废债务的虚假约定或协议离婚分割财产行为,应被认定为无效行为。对债务人非法目的的认定,可结合夫妻财产约定或协议分割的时间、方式、当时背景等加以考察。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三条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条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条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七条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八条
[7]《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8]《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