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应该要第一时间抢救伤者,但是有些事故当事人没有第一时间抢救伤者,导致伤者错过了最佳的抢救时机而死亡,事后死者家属想要去鉴定追究相关人员责任,接下来树图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交通事故死因鉴定程序的内容。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交通事故死因鉴定程序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交通事故死因鉴定程序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daa746365c9257219f246df85553cc1f
交通事故死因鉴定程序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交通事故发生后,进行死亡鉴定可能会出现如下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当事人当场死亡,由法医到现场检查尸体,检查死者受伤部位、受伤具体情况及死亡原因,并当场摄影或拍照,写出鉴定材料。
另一种情况是当事人在事故发生现场受重伤,后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的,由医院出具死亡诊断书。在对尸体进行检验时不得在公众场合进行;
但若需要对事故当场死亡的人员进行尸体检验时,可在事故现场由检验人员直接进行。在检验时应检查死者的身长、体格发育、受伤部位、种类、形状、位置等,在进行检验时应做好检验记录。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中31条规定:交通事故造成人员死亡的,应经急救、医疗人员确认,并由医疗机构出具死亡证明。
同时规定:若需要对尸体进行解剖的,必须事先取得死者家属的同意,并且不得在公众场合进行尸体检验。
但若是无名尸体,应报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或上一级公安机关交管部门负责人批准。对交通事故死亡鉴定的主体资格,目前我国法律、法规和规章还没有明确规定。
对交通事故中当场死亡的人员进行的死亡鉴定一般由法医进行,若没有法医,可由具备相应医学知识的交通事故现场勘察民警按照我国医学学术上确定的死亡标准,来确定交通事故现场当事人是否死亡。
另外,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公安机关交管部门应自事故现场调查结束之日起三日内委托具备资格的鉴定机构进行检验、鉴定。尸体检验应在死亡之日起三日内委托。
交通事故处理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抢救受伤人员。要采取各种措施充分保证交通事故受伤人员能够得到及时的抢救治疗,从而有效地减少交通事故伤亡人数,保障事故受害人的生命安全。为此,《道路交通安全法》首先将医疗机构对受伤人员的救助义务规定为一项法定义务。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5条的规定,交通事故受伤人员抢救费用的支付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对于事故车辆身份明确,而且参加了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的,明确由该机动车投保的保险公司预先支付抢救的费用。由于受保险性质的限制,保险公司支付的费用不超过被保险人投保的责任限额。抢救费用超过责任限额的,由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先行垫付部分或者全部费用。
2、事故车辆尚未投保第三者责任险或者投保的责任险过期而未续保的,由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先行垫付部分或者全部费用。
1、死亡赔偿金:按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
2、交通费:根据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
3、住宿费:住宿费=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出差住宿标准*住宿天数(40元/天);等等。
4、肇事车辆逃逸的,由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先行垫付部分或者全部费用。
[1]《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七十五条
[2]《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