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过去后,央企重组减至百家的目标,在2016年再次提上日程。随着7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中央企业结构调整与重组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亮相,新一轮央企兼并重组路径,亦日渐清晰。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央企重组现线路图 大量国家公司将出现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央企重组现线路图 大量国家公司将出现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ea9dc3f99efe07cf0cc2a9b48aa355cb
央企重组现线路图 大量国家公司将出现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经济观察报从国资委获悉,目前,中央企业集团层面重组步伐不断加快,5组10家中央企业重组工作正在积极推进,还有几组重组工作正在酝酿之中,到2016年底之前,中央企业户数有望整合到100家之内。“按照目前的情况看,年内达成100家之内的目标应该问题不大”,一名国资研究人士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说。
上述“5组10家”,除去已经进入公众视野的武钢宝钢、中粮中纺,剩下的几组将很有可能率先落在装备制造业领域、煤炭领域,但暂未涉及航空航天行业,该行业相关央企人士表示,就自己所在的行业情况了解,目前业内大型央企之间兼并重组的可能性很小,且没有收到监管部门的具体通知。
经济观察报综合多方信源消息交叉印证获悉,从企业的情况看,接下来即将进入兼并重组范畴的企业包括:一家具备钢铁业务背景(非宝钢、武钢),且在“四项试点”范围中的央企,与另一家国内具备机械加工背景、且业务发展成熟的大型央企集团合并;以及业内曾传闻已久的两家具备煤炭业务背景的中央企业兼并重组。
目前,除了上述5组10家,国资委已经推动完成了中粮集团和华粮集团、国家核电和中电投集团等多组中央企业战略重组。
中国央企重组几乎贯穿了从2003年国资委成立到2016年的十三年时间,根据国资委的数据,这期间,中国央企从2003年196户、资产规模6.9万亿,发展到2015年底的106户、资产规模47.6万亿。十三年间,央企数量减少了90家,资产规模扩大了近7倍。
而从国资委成立之初对央企行业内力争“前三名”的期许,到近日《意见》中圈定的“强强联合”思路,央企重组的路径、目标已然发生了变化,未来的中央企业,将在做强做优做大基础上,通过“强强联合”来打造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一流跨国公司,而随着新一轮央企重组的推进,一批“国家公司”或将出现。
透过《意见》,国家公司的队列正在变得清晰。尤其是从《意见》中圈定的“巩固加强一批、创新发展一批、重组整合一批、清理退出一批”的思路看,2016年央企的新拼图具体指向哪些具体行业领域,路径已经不再模糊。
在多种新路径中,“强强联合”便是这一轮兼并重组中不容忽视的改革路径之一,同时也贯穿于“专业化整合”与“企业内部资源整合”等路径当中,同时更是国资委正在力推的5组10家央企兼并重组过程中的既定方向。
经济观察报获悉,上述正在推进的5组10家,基本都属于“强强联合”的范畴。按照国办《意见》的要求,“强强联合”是统筹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和维护国内市场公平竞争的需要,稳妥推进装备制造、建筑工程、电力、钢铁、有色金属、航运、建材、旅游和航空服务等领域企业重组,集中资源形成合力,减少无序竞争和同质化经营,有效化解相关行业产能过剩。鼓励煤炭、电力、冶金等产业链上下游中央企业进行重组,打造全产业链竞争优势,更好发挥协同效应。
而国办《意见》中圈出的“冶金”、“钢铁”、“煤炭”以及“装备制造”这几个领域,正在逐渐先后迈入兼并重组的队列中。
上述国资研究人士表示,所谓“强强联合”,是指两家央企都比较强,合在一起能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对于央企做强做优做大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早在“5组10家”之前,2015年12月时,中国五矿与中冶集团实施战略重组,中冶集团整体并入中国五矿,就已经旨在通过“强强联合”来打造世界一流金属与矿业企业集团。
此外,正在推进中的中国远洋与中国海运、南光集团与珠海振戎兼并重组,同样在向行业翘楚的方向努力。再往前追溯,中央企业还曾在房地产、旅游、信息产业等领域,亦通过这种既有路径完成兼并重组。
上述国资研究人士举例:“强强联合后的效果是值得期待的,比如中国远洋与中国海运的兼并重组现在正在弄,这两个都是大企业,重组之后会相当强,甚至有望超越行业巨头马士基。”
虽然“强强联合”有望给企业带来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但身处改革深水处的一家资源型企业不无担忧。这家有望进入下一批兼并重组名单的资源型央企,在今年上半年曾专门在企业内部开展了一次内部调研,调研结果显示,各单位总体非常肯定集团改革的必要性,但是,却有超过半数以上的子公司领导认为改革会削弱集团竞争优势,不如不改,该企业集团总部部门负责人中也有超过20%的人员对改革持观望态度。
该企业相关人士表示,如果兼并重组,继续改革,不知是否会因为改革的冲击、业务的合并与分拆影响集团整体竞争力,冲击集团一体化模式。一名国资人士表示:“下一步可能与这家资源型企业合并的企业,整体情况并不算上佳”,所以,该资源型企业对于是否会因此即将背上“包袱”而有所顾虑亦是难免。
即便如此,中央企业的兼并重组仍在磨合当中前行,且路径日益鲜明可辨。
透过国办《意见》,除去“强强联合”,该轮改革对于央企兼并重组还圈定了“专业化整合”、“企业内部资源整合”等路径。
细分看,就“专业化整合”来说,在2015年底、2016年2月初,中国远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分别简称中国远洋、武汉钢铁、中国船舶)三家企业就曾连续发布公告,对外公开无偿划转各自国有股份的消息。
实际上,“专业化整合”与“强强联合”之间颇有关联,曾有国资人士对经济观察报表示,当初推动上述三家央企划转,主要目的一是为了推动上下游产业链重组,另一个目的便是推动“强强联合”。
下一步“专业化整合”的路径操作在国办《意见》中可以找到明确答案:“在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指导下,支持中央企业之间通过资产重组、股权合作、资产置换、无偿划转、战略联盟、联合开发等方式,将资源向优势企业和主业企业集中。鼓励通信、电力、汽车、新材料、新能源、油气管道、海工装备、航空货运等领域相关中央企业共同出资组建股份制专业化平台,加大新技术、新产品、新市场联合开发力度,减少无序竞争,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此时力推中央企业兼并重组的顶层设计逻辑是什么?实际上,在最近十多年的国资国企改革过程中,中国对央企兼并重组的探索从未停止过。
曾亲历国资委成立之初央企改革的一名国资人士回忆道,《意见》中此次圈出的路径,此前已有陆续探索。早前国内的国有企业,在当初形成的时候,是按照管理体制,乃至根据行业、区域等因素逐步形成的,并不完全是一种市场行为。从特点来看,当时是“多散小乱”,随着市场规律的发展,加上企业集中度的要求,开始走集约化的发展方式,在此过程中,必然需要重新进行国有资本的布局结构调整,在这个过程中,中央企业显然应该承担“重中之重”的任务。“荣融主任在任时,研究过国际企业和国内企业之间差异后,当时的思路是推动企业按照自身发展规律、市场发展规律去把控方向,大力推动兼并重组,走集约化方式,进而提高产业集中度,并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这是中央企业一开始兼并重组的历史逻辑之一。”该国资人士说。
为何李荣融在任时力推央企兼并重组?该国资人士分析,举例来说,如果想让一家央企快速提高竞争力,参照国际企业快速发展的经验,兼并重组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捷径。他说:“你试想,一家企业如果想做大,通过滚雪球的方式一点点滚,需要周期会很长,而如果借助资本的力量去做兼并重组,便可以迅速把已经建立起来的企业整合到自己麾下,迅速做大,这是国际上已经被实践证明过的,能迅速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可行之路。”
王勇就任国资委主任时,恰逢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在这种外部环境压力下,企业存活成了重要考虑,中央企业便更多采取了“守”的态势,与之对应,兼并重组便是“攻”的态势。上述国资人士直言:“当时的兼并重组需要和外部环境相互匹配,顺大势者就能存活,逆大势者会很危险。王勇在任时央企从做大向做强发展,对前阶段的重组进行资源整合。”
改革走到今日,国资委新任掌舵人肖亚庆最大的特点之一是“驾驭过大企业,了解大企业由大变强变优应该走什么样的路子”。
事实上,除去上述“强强联合”、“专业化整合”与“企业内部资源整合”等分属“重组整合一批”范畴内的路径,细分来看,其余重组路径还包括《意见》中提及的“巩固加强一批”、“创新发展一批”、“清理退出一批”。
而且,这一轮的央企兼并重组,《意见》中明确点出“对主业处于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主要承担国家重大专项任务的中央企业,要保证国有资本投入,增强保障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运行能力,保持国有资本控股地位,支持非国有资本参股”。
为了打造世界一流的国家公司,早在上述5组10家之前,国资委就已经推动完成了中粮集团和华粮集团、中粮集团与华孚集团、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国家核电和中电投集团、南光集团和珠海振戎、招商局集团和中国外运长航等多组企业战略重组。
国资委研究中心处长王绛认为,当前中央企业加快改革重组主要依据以下客观现实:一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国资国企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国有资本要更多地投入到关系到国计民生、国民经济命脉的公益型、保障型领域。二是应对全世界技术进步的挑战:当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的后半段,而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正在走向再工业化道路,德国正在实现“工业4.0”跨越,我国主要产业不加快重组步伐,加速技术进步,将被世界技术革命淘汰,且国有企业是我国主要工业产业的主力军,这个任务只能主要由央企承担。
王绛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说:“这也是当前稳增长的需要,目前整体投资持续下滑,稳定宏观经济需要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保持较快的增长,需要保证一定的投资水平,但投资也需要保持较好的效益,前提是加快并购重组,实现规模效益,保证产出水平。”
王绛进一步表示,这一轮的央企兼并重组,同时也是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的需要。根据中央文件相关精神,国有经济正向公益型、保障型和战略竞争型产业集中,向中央企业主业集中,向优势行业集中。所以,加快退出不具备竞争优势的产业和领域,需要加快重组力量,解决国内主要行业产业集中度太低,竞争力弱的问题。
当然,中央企业改革自身的需要也是促使此时力推央企兼并重组的缘由之一,王绛认为,这样可以避免同一出资人下的同业过度竞争,培育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上述国资人士评价道:“新一轮改革中的中央企业,未来在经历一系列兼并重组后,不仅仅将在去产能方面发挥更大效用,而且,强强联合后的企业将更具备国际视野。不再是傻干,而是更显智慧的聪明干”。
中国国企改革下一步需要面对的,将是从十多年前的央企力争“前三名”的目标,沿袭蜕变到打造国家公司目标的一轮新挑战。
国办《意见》敲定此轮兼并重组的目标:到2020年,中央企业战略定位更加准确,功能作用有效发挥;总体结构更趋合理,国有资本配置效率显著提高;发展质量明显提升,形成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跨国公司。
为了达成上述目标,从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便有多家央企跨入兼并重组改革之列。以早前应市场化需求合并的两家国有独资大型集团为例,这两家国有独资大型集团合并后,截至目前,仍在就业务内容,企业定位等问题进行磨合。
按照国办《意见》的要求,为了“创新发展一批”,将搭建国际化经营平台。以优势企业为核心,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搭建优势产业上下游携手走出去平台、高效产能国际合作平台、商产融结合平台和跨国并购平台,增强中央企业联合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
再以国办《意见》中提及的“煤炭”领域为例,上述国资人士举例,日前刚刚公布的中央企业煤炭资产管理平台也将给行业内的企业重组拓展开更具想象的空间。他说:“有了这个资产平台,中煤能源和神华集团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了,中国煤炭在国际市场上的话语权也更大了”,在这个基础上,再去推进相关企业兼并重组,将在去产能上发挥更大效用,但也不排除更多未知和挑战的来临。
从做大资产规模的目标,到这一轮的“强强联合”目标;从李荣融时代的历史回溯,到这一轮兼并重组的脉络;未来如何在宏观经济战略图景下面,探索出一条真正符合市场逻辑的方式,以塑造出一批真正有竞争力的全球公司,是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正面临的新课题。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周放生直言,这一轮兼并重组改革需要谨防“一边压缩一边膨胀”。这其中需要引起重视的一点便是,应该用市场化的办法来瘦身。
曾亲历上世纪国企改革的周放生回忆道,20多年前,因为没有《破产法》,更多采取行政方式搞兼并重组,但自从推行市场经济,加上破产法的出台,现在再来去僵尸、去产能,到底是以行政方式为主,还是以市场方式为主,站在了十字路口上。
从数量上的单纯整合,到今日的“强强联合”,未来的中央企业兼并重组,将不仅仅止步于这5组10家央企。而伴随着挑战与更多的重组探路,更多具有世界一流影响力的“国家公司”将可能诞生在这一轮国企国资改革过程中。
(原标题:央企重组惊现路线图:一大波“国家公司”即将出现)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三国演义人物关系思维导图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三国演义人物关系思维导图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2c9d5602617c646a5afc7704c8dcb653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CG短片《降龙》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CG短片《降龙》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19a7fa2b0ca17ea54ee443fe0bc49f4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