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欺诈认定标准如下: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合同欺诈认定标准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合同欺诈认定标准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a0b741de10aaa76ca0328f7a0a276c8a
合同欺诈认定标准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1.主观上有欺诈的故意;
2.欺诈行为破坏了相对人的意思表示;
3.使相对人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
合同欺诈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履行合同或者签订合同的过程中间,通过隐瞒真相、设定陷阱、虚构事实等手段骗取对方财产的行为。
1.由于合同欺诈被骗取的财产由受害人主张,以有利于受害人为原则,决定是否返还。
2.由于欺诈行为使受害人对预期不利的规避决策失误致使规避没有实现,或因欺诈而决策失误致使预期利益无法实现或不能全部实现的,应当赔偿损失。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条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1.伪造合同骗取他人的财物;
2.以虚假货物引诱他人签订虚假的购销合同;
3.盗用假冒他人名义签订合同;
4.用根本不存在公司单位与他人订立合同;
5.谎称专利技术引诱他人订立合同;
6.发布虚假广告和信息引诱他人订立合同;
7.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等。
第一百四十九条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五十七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八条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九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