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欺诈与合同诈骗的区别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1)适用的范围不同;(2)主观故意有所不同;(3)客观后果不同。两者在产生的法律后果上也有区别。更多关于合同欺诈和合同诈骗的区别的相关知识,接下来树图网小编就为您来解答这个疑惑。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合同欺诈和合同诈骗的区别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合同欺诈和合同诈骗的区别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607889ed419c1043f64944117be2ef83
合同欺诈和合同诈骗的区别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合同欺诈与合同诈骗的区别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1)适用的范围不同;(2)主观故意有所不同;(3)客观后果不同。两者在产生的法律后果上也有区别:诈骗罪中的合同作为无效合同处理;一般欺诈中的合同,除损害国家利益的外,一般作为可撤销的合同。
合同欺诈是以订立合同为手段,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欺骗方法骗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合同欺诈的行为表现为合同当事人一方为了获取非法利益,故意捏造虚假情况,或歪曲、掩盖真实情况,使相对人陷入错误认识,并因此作出不合真意的意思表示,订立、履行合同的行为。司法解释为“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
合同欺诈也是通过合同的形式进行,但不同于合同纠纷。两者的区别主要是看行为人有没有骗取他人财物、非法占有财产的目的,客观上是否采取了欺骗手段,有没有履行合同的能力不是唯一的标准。
区别一:行为人明知自己没有履行合同的实际能力或根本没履行合同的意愿,签订合同只是为了达到占有对方财物的目的,这就是合同欺诈行为;如果具有履行合同的诚意,只是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由于客观原因或主观过高估计了自己的履行能力,虽经过努力仍不见成效的,则按合同纠纷处理。
区别二:合同签订时和合同签订后行为人具有履行能力,但却虚构事实或制造借口,故意不履行合同,以达到占有对方财物的目的,构成合同欺诈;如果当事人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工作失误而给对方造成损失,应按合同纠纷处理。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904名中国成年人第三磨牙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和病史的横断面调查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904名中国成年人第三磨牙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和病史的横断面调查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10b9a8a2dd2fb4593f8130ef16c320fc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9.战斗的基督教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9.战斗的基督教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33d168acd0cd9f767f809c7a5df86e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