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中医表里辨证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浪够了就心伤了 浏览量:52023-02-16 21:15:37
已被使用0次
查看详情中医表里辨证思维导图

中医表里辨证: 表里是辨别病变部位、病情轻重和病势趋向的两个纲领。 表与里是一对相对的概念,如肌肤与脏腑相对而言,肌肤属表,脏腑属里;而脏与腑相对而言,腑属表,脏属里。在表里辨证中,表里主要代表病位的外内和浅深。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中医表里辨证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中医表里辨证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e6723738b4b8e0d2bde8eba4c2d770d4

思维导图大纲

中医表里辨证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中医表里辨证:

表里是辨别病变部位、病情轻重和病势趋向的两个纲领。

表与里是一对相对的概念,如肌肤与脏腑相对而言,肌肤属表,脏腑属里;而脏与腑相对而言,腑属表,脏属里。在表里辨证中,表里主要代表病位的外内和浅深。外邪犯表,多在疾病的初起阶段,一般比较轻浅;脏腑受病,多为病邪入里,多见于外感病的中后期,一般比较深重。表里辨证,在外感病辨证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可以察知病情的轻重,明确病位的深浅,预测病情发展的趋势。医'学教育网|整理表证病浅而轻,里证病深而重。表邪入里为病进,里邪出表为病退。了解病的轻重进退,就能掌握疾病的演变规律,取得治疗上的主动权,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

(一)表证

表证是外邪从皮毛、口鼻侵入人体,病位表浅,邪在肌肤之证候,多起病急、病程短。

【临床表现】发热,恶寒或恶风,苔薄,脉浮为主症,常兼见头身痛,喷嚏,鼻塞,流涕,咽喉痒痛,咳嗽等症状。

【辨证要点】发热,恶寒或恶风,苔薄,脉浮。

临床常见的表证有表寒证、表热证。

1.表寒证又可称为风寒束表证。

【临床表现】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咳嗽,苔薄白,脉浮紧。

【辨证要点】恶寒重、发热轻,无汗,苔薄白,脉浮紧。

2.表热证又可称为风热犯表证。

【临床表现】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口干微渴,咽痒或痛,舌边尖红,脉浮数。

【辨证要点】发热重、恶寒轻,咽喉痒痛,舌边尖红,脉浮数。

(二)里证

里证是病变部位深在脏腑、气血、骨髓所反映的证候,多病程长。

【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以脏腑的证候为主。

【辨证要点】病变所在脏腑不同,临床表现各异。概而言之,凡非表证(及半表半里证)的特定证候,一般都属于里证的范畴,即所谓“非表即里”。

小贴士半表半里证外邪由表内传,尚未入于里;或里邪透表,尚未至于表,邪正相搏于表里之间,称为半表半里证。其表现为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口苦,咽干,目眩,脉弦等。

(三)表证与里证的关系

1.表里同病表证和里证同见的,称为表里同病。如患者既有发热,恶寒,苔薄,脉浮等表证,又有腹痛拒按,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等里证,此即为表里同病。表里同病,一般多见于表证未解,邪已入里;或病邪同时侵犯表里;亦有旧病未愈,复感外邪所致。

2.表里转化表证、里证还可以相互转化,即所谓“由表入里”和“由里出表”。表证和里证之间相互转化是有条件的,主要取决于正邪斗争的状况。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中医经络学说思维导图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中医经络学说思维导图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中医经络学说思维导图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d7a8fe9df5fd42e648d4566229ba763d

劳动法中医疗期规定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劳动法中医疗期规定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劳动法中医疗期规定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9bf2c54bf5a677eec5e6f0f02ce7ed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