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中国药植图鉴》 【拼音名】Yā Zào Shù Pí 【来源】为豆科植物鸭皂树的树皮。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原形态】 鸭皂树,又名:莉球花、楹树、牛角花、消息花、番苏木、金合欢、荆球花。 有刺灌木或小乔木,高2~4米。枝略成Z字形,有皮孔;托叶刺状,锐利,长约1.2厘米。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鸭皂树皮来源|主治|用法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鸭皂树皮来源|主治|用法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fe9680595970d7b26f0a7d534c6a0c2d
鸭皂树皮来源|主治|用法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出处】《中国药植图鉴》
【拼音名】Yā Zào Shù Pí
【来源】为豆科植物鸭皂树的树皮。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鸭皂树,又名:莉球花、楹树、牛角花、消息花、番苏木、金合欢、荆球花。
有刺灌木或小乔木,高2~4米。枝略成Z字形,有皮孔;托叶刺状,锐利,长约1.2厘米。2回羽状复叶,羽片4~8对;小叶通常10~20对,线状矩圆形,长2~6毫米。头状花序1或2~3个腋生,球形,花多而密集,直径约1厘米;花序柄被毛,长1~3厘米;花黄色,极香,长约1毫米;萼钟形,上方萼齿短而钝;花冠筒形,5裂;雄蕊多数;子房长筒形,柱头先端弯曲。荚果圆筒形,膨胀,长4~10厘米,直径1~1.5厘米,直或弯曲。花期10月。
本植物的根(鸭皂树根)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生境分布】野生或栽培。分布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福建、浙江、台湾等地。
【药理作用】含儿茶鞣质(3.45%),可治外伤、粘膜炎症。参见孩儿茶条。
【功能主治】《中国植物图鉴》:收敛止血。煎汁可制儿茶。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钱。外用:研末撒。
【摘录】《*辞典》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非谓语动词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非谓语动词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aa591bced927a8193ed1fc42e10e89e5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操作指南:宠物婴儿化定制肖像项目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操作指南:宠物婴儿化定制肖像项目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87d10e23d9c8a4cd6140a8b9b665ae0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