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楠根的主治|分布|来源: 【出处】赤楠,首载于《植物名实图考》,原名牛金子,云:牛金子,江西处处有之。丛生小科,硬茎褐色,叶如榆叶而小,无齿,亦微团,附茎甚密,秋开·小紫花,繁闹如穗,多须,结实如龙眼核,灰黑色,顶上有小晕。所述形态特征及产地与今赤楠相一致。 【别名】耳蒙根。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赤楠根的主治|分布|来源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赤楠根的主治|分布|来源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1c79d9420046a862ad5b6e90eb07718f
赤楠根的主治|分布|来源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出处】赤楠,首载于《植物名实图考》,原名牛金子,云:牛金子,江西处处有之。丛生小科,硬茎褐色,叶如榆叶而小,无齿,亦微团,附茎甚密,秋开·小紫花,繁闹如穗,多须,结实如龙眼核,灰黑色,顶上有小晕。所述形态特征及产地与今赤楠相一致。
【别名】耳蒙根。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根部,洗净,切片,晒干。根皮,在挖取根部时,及时剥割,切碎,晒干。
资源分布: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海南、广西、贵州等地。
【性味】味甘;微苦;辛;性平
【归经】归肾;脾;肝经
【功能主治】益肾定喘;健脾利湿;祛风活血;解毒消肿。主喘咳;浮肿;淋浊;尿路结石;痢疾;肝炎;子宫脱垂;风湿痛;疝气;睾丸炎;痔疮;痈肿;水火烫伤;跌打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