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蒿简介: 【出处】《本经》 【别名】蘩(《诗经》),皤蒿(《毛诗传》),由胡、蘩母、旁勃(《夏小正传》),白艾蒿(《僧深集方》),蓬蒿(《开宝本草》)。 【来源】为菊科植物大籽蒿的全草。 【原形态】二年生草本,高50~150厘米。茎被白毛,多分枝。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白蒿介绍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白蒿介绍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66de137e16bcefe70bd284164e14bfe4
白蒿介绍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出处】《本经》
【别名】蘩(《诗经》),皤蒿(《毛诗传》),由胡、蘩母、旁勃(《夏小正传》),白艾蒿(《僧深集方》),蓬蒿(《开宝本草》)。
【来源】为菊科植物大籽蒿的全草。
【原形态】二年生草本,高50~150厘米。茎被白毛,多分枝。单叶耳生;有柄;2~3回羽状深裂或全裂,终裂片宽线形、线形或近披针形,先端常钝,上面绿色,毛较少,下面灰绿色,密生白毛;茎上部的叶羽状分裂或不分裂;近无柄。头状花序半球形,径5~7毫米,有梗,下垂,排成圆锥状花序;总苞片密被白毛,最外列者线形,灰黄绿色;小花皆为管状,黄色,表面有腺点,全部结实,花托有毛,毛几与小花等长。瘦果小,狭长倒卵形,具纵纹,黄褐色,长不及1毫米。花期8~9月。果期9~10月树图思维导图搜集|整理。
【生境分布】生长河边、草地、荒地。分布东北、华北及甘肃、陕西等地。
【化学成份】本植物的绿色部分含一种倍半萜烯类白蒿宁,地上部分又含白蒿素、洋艾内酯和洋艾素。
干植物含生物碱0.12~0.2%、焦性儿茶酚糅质0.499%、黄酮类0.831%、内酯类,及微量的呋喃香豆精,此外,又含芸香甙、异槲皮甙。
【药理作用】从其中分出的倍半萜r-内酯,对金黄色薄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在体外有抑制作用。
【性味】甘,平。
①《本经》:“味甘,平。”
②《别录》:“无毒。”
③《千金·食治》:“味苦辛,平,无毒。”
④孟诜:“寒。”
【功能主治】治风寒湿痹,黄疸,热痢,疥癞恶疮。
①《本经》:“主五藏邪气,风寒湿痹,补中益气,长毛发令黑。疗心悬少食常饥。”
②孟诜:“捣汁去热黄及心痛。叶干为末,夏日暴水痢,以米饮和一匙,空腹服之。又烧灰淋煎治淋沥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