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医疗/金融/房地产医疗专业知识急性细菌性痢疾-针灸治疗思维导图

急性细菌性痢疾-针灸治疗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会员免费下载30积分
会员免费使用30积分
草莓味的你 浏览量:02023-02-17 15:05:54
已被使用0次
查看详情急性细菌性痢疾-针灸治疗思维导图

急性细菌性痢疾: 【概述】 本病系由痢疾杆菌所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急性细菌性痢疾(下简称急性菌痢)的临床表现为:起病急,腹痛,腹泻与坠胀,每日大便数次至10余次,混有黏液、脓、血,可伴发热,左下腹压痛及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急性细菌性痢疾-针灸治疗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急性细菌性痢疾-针灸治疗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bb01f5e6439857e2ec94213ee95fff90

思维导图大纲

急性细菌性痢疾-针灸治疗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急性细菌性痢疾:

本病系由痢疾杆菌所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急性细菌性痢疾(下简称急性菌痢)的临床表现为:起病急,腹痛,腹泻与坠胀,每日大便数次至10余次,混有黏液、脓、血,可伴发热,左下腹压痛及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其中,中毒型菌痢,发病更为急骤,多见于2~7岁儿童,可迅速出现高热、嗜睡、惊厥、昏迷与呼吸循环衰竭,须及早救治。

针灸治疗本病,现代较早的报道见于五十年代初,至五十年代末,已应用针灸、电针、穴位注射等多种方法治疗,并进行较大样本的观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时还创制了一种穴区刮疗法抢救中毒型菌痢,在降热、止痉、恢复呼吸循环衰竭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八十年代以来,大量临床资料证实,针灸对本病确有显著的效果,有人曾统计2199例,治愈率竟达92.5%。通过对照观察,发现用针灸治疗急性菌痢,其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大便细菌转阴率均优于西药组。在不同菌型感染的痢疾中,以福氏菌型痢疾针灸疗效最好。关于针灸治疗急性菌痢的机理,也做了很多工作。尽管目前还没有完全弄清,但不同实验研究已经表明:针灸可增强患者的免疫能力,以体液免疫功能(包括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增强最为明显;还能抑制菌痢患者亢进的肠蠕动,并有扩张肠血管、增加肠血流量的作用;最近,有人通过21项客观指标的分析,证实针灸治疗急性菌痢具有抗炎,灭菌,防毒,解毒,增加机体免疫功能,纠正生理功能紊乱和物质代谢障碍的作用。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有体针、刺血拔罐、穴位注射、耳针、艾灸及头针等树图思维导图`搜集整理。

体针(一)取穴主穴:天枢、上巨虚、足三里。

配穴:高热加大椎、曲池;呕吐加内关、中脘;里急后重加关元、长强;抽风惊厥酌选水沟、十宣、印堂;呼吸衰竭酌选素髎、内关、涌泉、大冲;循环衰竭酌选百会、水沟、十宣、素髎.(二)治法主穴每次取2穴,其中上巨虚与足三里可交替轮用。配穴据症情选用。

普通型治法:以泻法为主。针刺略深,得气后,紧提慢按结合捻转反复运针,刺激强度可适当增大。留针30~60分钟,留针期间宜多次运针,增强针感。重症每8小时针1次,轻中症可日针1~2次,症状缓解改为每日1次,直到痊愈。本病针刺恢复较快,不须计疗程。下同。

中毒型治法:除用上法外,应抓住退热、止痉两要点。退热,大椎、曲池均以三棱针点刺出血,一般病初起用大椎,热久者加曲池;止痉,亦宜剌血。

(三)疗效评价急性菌痢针灸治疗治愈标准:(1)临床自觉症状完全消失,大便成形;(2)大便镜检三次阴性;(3)细菌培养阴性。

针刺治疗本病,治愈率在90%~100%。耳针(一)取穴主穴:大肠、小肠、直肠下段。

配穴:皮质下、交感。

(二)治法以主穴为主,效不明显加配穴。每次选2~3穴(单侧)。寻得敏感点,毫针刺入,快速捻转,尽量用病人能耐受的较强刺激,留针15~45分钟,并间断地作持续运针,直至病人便意及腹痛明显减轻或消失。症状重者,每日2~3次,待控制后,改为每日1次。亦可在上述耳穴穴位注射维生素B1注射液,每穴0.1毫升,每日1次,左右交替,双侧轮用。

(三)疗效评价治疗110例患者,治愈率在90%左右。

艾灸(一)取穴主穴:分二组:1、神阙;2、关元、气海。

配穴:阿是穴。

阿是穴位置:气海穴旁开各4寸。

(二)治法主穴每次取一组,第1组加配穴。神阙隔盐灸,布盐于脐孔厚一毫米或填满脐孔,上置艾炷,灸2~4壮(每壮约2克左右);第2组穴用洗净的独头大蒜1枚,切成2.5~4厘米厚的4片,艾卷在离蒜片5~10厘米处以雀啄法熏灸,主穴约灸8分钟,配穴灸2~4分钟,均须出现红晕。每日灸3~6次。

(三)疗效评价本法治疗36例,22例获愈,14例配合中药后痊愈。

头针(一)取穴主穴:颞旁二线。

(二)治法取28号1.5~2寸毫针。以15度角进针。病情急、病程短,腹泻超过5次者用泻法:令病人深吸气时进针,当针刺到蜂窝质层后,即快速捻转推进。得气后用力后退,如此反复运针3~5次,留针2~3小时。病情缓、病程长,腹泻在4次以下者,用平补平泻手法:令病人平稳吸气时进针,针刺入蜂窝质层后,即以缓慢捻转推进至得气,再作反复运针数次,留针1~4小时,上法均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共治114例,结果治愈93例,有效1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8.2%。

穴位注射(一)取穴主穴:天枢、上巨虚。

配穴:足三里、关元、气海。

(二)治法药液:以下药液,任选一种。维生素B1注射液,25%葡萄糖注射液,当归注射液,注射用水。

每次选2~3穴,仅取一侧。按穴位注射要求,针刺入穴,得气后略作提插,加强针感,回抽无血,每穴按不同药物注射剂量,分别注入0.5~1毫升。其中,注射用水初次每穴注入0.5毫升,1小时后再注入1~2毫升,以后均每日1次,重者日可2次,左右交替。

(三)疗效评价统计108例,治愈率达100%,平均治疗8.2日。

综合法(一)取穴主穴:天枢、气海、足三里。

配穴:神阙、曲池、长强、承山、大椎树图思维导图`搜集整理。

(二)治法主穴为主,酌加配穴。首次仅用针刺法,以28号毫针快速进行,提插捻转强刺激,不留针。如效不显,神阙穴加拔罐,余穴留针20~30分钟,通以脉冲电,频率5~10赫兹,电流强度以患者可忍受为度,用连续波。一般每日1次,重者日2次。5~10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共治1383例,一疗程治愈1264例,占91.5%.余119例转入药物治疗。

刺血(一)取穴主穴:阿是穴阿是穴位置:脐周1厘米处。

(二)治法令病人仰卧,以三棱针作对角剌,剌入皮肤2~3毫米深,以出血为宜,用闪火法将直径为4厘米的玻璃火罐拔在穴处,留针15~20分钟。每日1次。不计疗程。

(三)疗效评价共治135例,均在四次内治愈。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中学生心理辅导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中学生心理辅导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中学生心理辅导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a8fb0079f4d4726b6783773cc0d759ff

血液净化的抗凝治疗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血液净化的抗凝治疗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血液净化的抗凝治疗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a4c2cc8d2b711f585b05c79059fa5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