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资格考试司法考试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思维导图

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活在故事里 浏览量:02023-02-17 19:08:57
已被使用0次
查看详情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思维导图

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是于主合同的诉讼时效一样的,因为保证合同具有很强附属性,保证合同的成立基础是主合同的成立,主合同解除双方保证合同也不会单独的在三方之间存在并产生约束。那么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呢?接下来就有树图网的小编为大家来解答。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6e9ca59f3afa6a6c59f12c557662e96f

思维导图大纲

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一、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

保证合同是为了保证主合同的履行而订立的,由保证人承诺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的情况下,由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承担责任。因此,作为担保法律关系,实际上包括了主合同关系和保证合同关系,由债权人和债务人签订的主合同和债权人和保证人签订的保证合同构成。

(一)、诉讼时效的中断问题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断是否导致保证债务诉讼时效中断,区分一般保证和连带保证的后果是不同的。在一般保证的情况下,由于担保法第17条规定债权人必须首先向债务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而不能单独起诉保证人,债权人一旦通过上述方式主张权利,根据民法通则规定,主合同的诉讼时效中断。根据担保法25条的规定,保证期间的作用消灭,诉讼时效制度开始起作用。如果此时保证债务的诉讼时效不中断,经过长时间的诉讼或者仲裁后,债权人对保证人的诉讼时效很可能超过,对债权人未免太不公平。因此,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断,保证债务的诉讼时效亦应中断。而在连带保证责任时,情况则有所不同。

(二)、诉讼时效的中止问题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诉讼时效的中断原因,往往是由于当事人的行为而产生。因而,对于诉讼时效的中断问题,应当根据债权人是否有可能行使权利,其是否真正行使权利而有所不同。而诉讼中止,则是因非当事人所能控制的客观原因而产生,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为三年,但可能因权利人起诉或者一些法定事由而中断、中止、延长。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二、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的相关案例:

案情简介:

2014年11月7日,原告某银行与被告某实业发展公司签订了《流动资金借款合同》,约定:借款金额为280万元,借款期限1年,自2014年11月7日起至2015年11月6日止。被告秦某等人作为保证人对上述债务提供最高额连带责任保证担保,保证期间为主合同项下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两年。

2016年6月15日,原告第一次来院起诉,要求借款人及保证人承担责任。后因保证人涉嫌犯罪,法院裁定驳回原告的起诉,并将该案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但公安机关并未立案受理。2018年4月11日,原告再次来院起诉,要求借款人及保证人承担责任。

调查与处理:

南昌市西湖区人民法院经查明,2014年11月7日,原告与被告某实业发展公司签订了《授信协议》,约定:授信额度280万元,授信期间为12个月,自2014年11月7日起至2015年11月6日止。同日,原告与被告秦某等人签订了《最高额保证合同》,约定:愿为被告某实业发展公司向原告提供最高额连带责任保证担保;担保的债权范围包括主合同项下本金最高余额280万元、本金最高余额范围内的本金产生的利息(包括复利和罚息)、违约金、赔偿金、债务人应向原告支付的其他款项、原告为实现债权与担保权利而发生的费用(包括但不限于诉讼费、仲裁费、财产保全费、差旅费、执行费、评估费、拍卖费、公证费、送达费、公告费、律师费等)。保证期间为主合同项下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两年。

同日,原告与被告某实业发展公司签订了《流动资金借款合同》,合同约定:借款金额为280万元,借款期限1年,自2014年11月8日起至2015年11月6日止,借款用途为购装饰建材;借款固定利率为年利率10.26%,合同期内不调整;若借款人未按约定归还借款,贷款人有权按合同约定的贷款利率加收50%的罚息,若借款人未按约定支付利息(含罚息、复利),贷款人有权按合同约定的贷款利率上浮50%计收复利。

上述合同签订后,2014年11月8日,原告向被告某实业发展公司发放贷款280万元,有借款借据予以佐证。原告已履行了合同约定的贷款发放义务。但被告某实业发展公司未能按约定归还借款本息,保证人亦未承担保证责任,截止2018年10月10日,被告某实业发展公司仍欠原告借款本金280万元,利息(含罚息)2244396.6元。为此,原告诉至人民法院,提出如前诉请。

另查明,本案借款原告已于 2016年6月15日向南昌市西湖区法院起诉,由于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法院裁定驳回原告的起诉,但公安机关并未立案受理,故退回法院,现原告于2018年4月11日重新立案。

2018年10月16日,南昌市西湖区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认定原告在诉讼时效期间内重新起诉,借款人和保证人分别应当承担还款责任和连带保证责任。

法律分析: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十四条规定:“一般保证的债权人在保证期间届满前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从判决或者仲裁裁决生效之日起,开始计算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连带责任保证的债权人在保证期间届满前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从债权人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之日起,开始计算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 依据上述规定,债权人在保证期间内起诉后被驳回起诉。自第一次起诉之日应视为债权人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之日,此时开始计算的是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期间。再次起诉时,此时开始计算的是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期间,而不是保证期间。2016年6月15日,原告第一次起诉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未超出保证期间。2018年4月11日,原告再次起诉虽超出保证期间,但因原告于2016年6月15日已向法院提起诉讼,主张过权利,故保证期间的作用在第一次起诉时已经完成,保证期间不再计算,转而开始计算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原告再次向人民法院起诉未超过主债权合同及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期间,故保证人依法应当承担保证责任。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第一百八十八条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三十四条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社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管理和护理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社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管理和护理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社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管理和护理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633b79d638e0bafb4b5012bf3b2b4f59

坚定不移的改革开放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坚定不移的改革开放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坚定不移的改革开放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48e611cbd17530680b7cbae746d31d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