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纲目》 【拼音名】Yánɡ Táo 【别名】三帘(杨孚《异物志》),五敛子(《南方草木状》),羊桃、五梭子(《桂海虞衡志》),杨桃、三菍(《生草药性备要》),山敛、三敛子(《广东新语》),酸五棱(《南宁市药物志》),三棱子,木踏子(《广西中药志》),风鼓,鬼桃(《泉州本草》)。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阳桃的用法用量|功能主治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阳桃的用法用量|功能主治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b4880368e0490d87d720f9ad9f8b872b
阳桃的用法用量|功能主治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8米。羽状复叶长10~15厘米,有小叶5~9枚,叶柄及总轴被柔毛;小叶卵形至椭圆形,长3~6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偏斜,下面近无毛或薄被柔毛,具短柄。总状花序小,腋生,长约3厘米;花长5~6毫米,近钟形;树图思维导图搜|集整理萼红紫色,长约为花瓣之半;花瓣白色至淡紫色;雄蕊10,其中5枚较短的无药;子房5裂,5室,每室有胚珠多颗,花柱5.浆果卵状或椭四状,长5~8厘米,3~5棱,绿色或绿黄色。花期春末至秋。
甘酸,寒。
①《纲目》:酸甘涩,平,无毒。
②《陆川本草》:性寒,甘酸。
清热,生津,利水,解毒。治风热咳嗽,烦渴,口糜,牙痛,石淋。
①《纲目》:主治风热,生津止渴。
②《岭南杂记》:能解肉食之毒。又能解岚瘴。
③《纲目拾遗》:脯之或白蜜溃之,不服水土与疟者皆可治。
④《岭南采药录》:止渴解烦,除热,利小便,除小儿口烂,治蛇咬伤症。
⑤《陆川本草》:疏滞,解毒,凉血。治口烂,牙痛。
⑥《广西中药志》:解酒毒,消积滞。
①治风热咳嗽:阳桃鲜食。(《泉州本草》)
②通石淋:阳桃三至五枚,和蜜煎汤服。(《泉州本草》)
③治疟母痞块:阳桃五至八枚,捣烂绞汁。每服一杯,日服二次。(《福建民间草药》)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904名中国成年人第三磨牙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和病史的横断面调查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904名中国成年人第三磨牙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和病史的横断面调查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10b9a8a2dd2fb4593f8130ef16c320fc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9.战斗的基督教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9.战斗的基督教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33d168acd0cd9f767f809c7a5df86e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