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的辩证,应以阴阳为纲,阳黄以湿热为主,阴黄以寒湿为主。多选化湿邪,利小便之法。 (1)阳黄: ①热重于湿:证候:身目俱黄,黄色鲜明,发热口渴,或见腹部胀满,心中懊恼,恶心,口干苦,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弦数。 治法:清热利湿。 主方:茵陈蒿汤。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黄疸的辩证论治/黄疸治疗/黄疸症状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黄疸的辩证论治/黄疸治疗/黄疸症状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517a4771b612cefa854a063dba9dbed8
黄疸的辩证论治/黄疸治疗/黄疸症状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黄疸的辩证,应以阴阳为纲,阳黄以湿热为主,阴黄以寒湿为主。多选化湿邪,利小便之法。
①热重于湿:证候:身目俱黄,黄色鲜明,发热口渴,或见腹部胀满,心中懊恼,恶心,口干苦,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弦数。
治法:清热利湿。
主方:茵陈蒿汤。
②湿重于热:证候:身目皆黄,黄色不如前者鲜明,头重身困,身热不扬,胸脘痞满,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胀,便溏,口中粘腻,舌苔厚腻微黄,脉濡滑或滑缓。
治法:除湿泻热。
方药:茵陈五苓散。
(2)急黄:湿热疫毒,传入营血,内陷心肝。
证候:病热迅猛,黄疸急速加深,身面均黄,黄色如金,高热烦渴,胸腹胀满,恶心呕吐,神昏谵语,或有痉厥。邪入阴血,则见鼻衄、齿衄、呕血、便血、或身有瘀斑等;可有腹水,嗜睡昏迷,舌质红降,苔黄而燥,脉弦数或细数。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开窍。
主方:犀角散、黄莲解毒汤。
(3)阴黄:证候:目肤色黄,黄色晦暗,或如烟熏,神疲乏力,畏寒肢冷,纳少,脘闷腹胀,大便溏薄,舌质淡,苔白腻,脉濡缓,或沉迟。
治法:健脾和胃,温化寒湿。树图思维导图搜|索整理
主方:茵陈术附汤。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904名中国成年人第三磨牙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和病史的横断面调查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904名中国成年人第三磨牙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和病史的横断面调查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10b9a8a2dd2fb4593f8130ef16c320fc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9.战斗的基督教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9.战斗的基督教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33d168acd0cd9f767f809c7a5df86e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