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菜为红叶藻科植物美舌藻的藻体。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漳浦县志》:鹏鸽菜,生海石中。散碎,色微黑,小儿食之能下腹中虫。 【拼音名】ZhèGūCài 【英文名】Zhegucai 【别名】美舌藻、岩头菜、岩衣、竹环菜、提藻、鲁堤菜、乌菜、驱虫菜、蛔虫菜、石疤 【来源】药材基源:为红叶藻科植物美舌藻的藻体。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鹧鸪菜(驱虫杀虫)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鹧鸪菜(驱虫杀虫)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28c6ac5b083b036b9924c3c988ba70b3
鹧鸪菜(驱虫杀虫)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鹧鸪菜为红叶藻科植物美舌藻的藻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loglossaleprieurii(Mont.)J.Ag.【DelesserialeprieuriiMont.】采收和储藏:4-9月采收,洗净,除去杂质,鲜用或晒干用。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
2.其他作用:水浸浓缩液虽能抑制离体蛙心,但对离体兔心、在位犬心、大鼠下胶灌流皆无显着影响;麻醉犬静脉注射时,血压亦有些下降,但有快速耐受性,它能兴奋离体兔肠,引起节律性,甚至强直性的收缩,这可能与临床上少数病人服药后出现的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有关。
3.杀蝇作用:用发霉后的美舌藻效力较强,认为可能是发霉后变质产物或霉菌所致,但所用蝇数较少,有待进一步研究。
2.取粗提物的甲醇溶液,点于滤纸上,喷以0.2%吲哚醌丙酮溶液,70℃加温后呈橙色。(海人草酸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