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合同签订的时候,是会约定好生效时间的,有的合同则不会去进行约定,而是在行为发生之后就视为开始,那么承诺生效时间及其意义?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树图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承诺生效时间及其意义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承诺生效时间及其意义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40edc672bb2811c38dceaaf7321d37dd
承诺生效时间及其意义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英美法在这一问题上,采取“投邮主义”,即以书信、电报作出承诺,承诺一经投邮,立即生效,合同即告成立。其目的在于缩短要约人撤销要约有时间,因为要约人不受要约的约束,可以在承诺生效前随时撤销,如果在承诺到达要约人才生效,那么要约人在受要约人作出承诺至承诺到达要约人前仍可撤销要约,这样对受要约人是不利的。所以英美法采取“投邮主义”调和双方的利益冲突。
大陆法采取“到达主义”,即“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于意思到达于相对人时发生效力”(德国民法典第130条)。到达主义并不要求要约人了解承诺的内容,而只要求只要意思表示到达了要约人收信的范围即可。
我国合同法规定,承诺通知到过要约人时生效。
承诺的主体只能是受要约人。这意味着,非受要约人作出的承诺的意民表示并非承诺,而是向要约人发出的要约。
承诺的内容是同意要约,它强调承诺的内容与要约的内容应当一致。承诺实质性变更要约的,为新要约。我国合同法对承诺与要约内容的一致性原则作了灵活处理,允许承诺作出大量实质性变更。
承诺应当在要约确定的期限内到达要约人。要约没有确定承诺期限,承诺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到达:要约以对话方式作出的,应当及时作出承诺,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要约以对话方式作出的,承诺应当在合理期限内到达。
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当事人之间产生合同权利和义务。因此,承诺的生效时间至关重要。合同法规定,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时生效。承诺不需要通知的,根据交易习惯或者要约的要求作出承诺的行为时生效。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收件人指定特定系统接收数据电文的,该数据电文进入该特定系统的时间,视为承诺到达时间;未指定特定系统的,该数据电文进入收件人的任何系统的首次时间,视为承诺到达时间。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三十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