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出自《开宝本草》 【拼音名】Yán Fū Zǐ 【英文名】Fruit of Chinese Sumac 【别名】盐麸子、叛奴盐、盐梅子、木附子、盐肤木子、假五味子、油盐果、乌酸桃、红叶桃、红盐果、盐酸果、盐酸白【来源】药材基源:为漆树科植物盐肤木的果实。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盐麸子(降火化痰)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盐麸子(降火化痰)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a985c84de1f50a54069b00b2fb441986
盐麸子(降火化痰)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us chinensis Mill.【Schinus indicus Burm.;Rhus semialata Murr.;R.javanica Thunb.】采收和储藏:10月采收成熟地时实,鲜用或晒干。
资源分布:分布于全国各地。
①治年久顽癣:盐麸木子、王不留行。焙干研末,麻油调搽。(《湖南药物志》)
②治痈毒溃烂:盐肤木子和花捣烂,香油调敷。(《湖南药物志》)
1.《本草拾遗》:主头风白屑。
2.《开宝本草》:除痰饮瘴疟,喉中热结,喉痹,止渴,解酒毒,黄疸,天行寒热,痰嗽,变白,生毛发。
3.《纲目》:生津降火,化痰,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润肺滋肾,消毒,止痢收汗。治风湿,眼病。
4.《本草求原》:治下血、血痢,功同五倍。
5.《野生药植图说》:洗疮。
6.《纲目》:盐麸子,咸能软而润,故降火化痰消毒;酸能收而涩,故生津润肺止痢。肾主五液,入肺为痰,入脾为涎,入心为汗,入肝为泪,自入为唾,其本皆水也。盐麸、五倍先定肾肝,有救水之功,所以痰涎、盗汗、风湿、下泪、涕唾之证,皆宜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