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别录》 【拼音名】Pí Pá Yè 【别名】巴叶(《中药材手册》)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枇杷的叶片,全年皆可采收,采摘后,晒至七、八成干时,扎成小把,再晒干。 【生境分布】主产广东、江苏、浙江、福建、湖北等地。 【性状】干燥叶片长椭圆形,长12~25厘米,宽4~9厘米。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枇杷叶-中药词典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枇杷叶-中药词典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846e37d53c6df125cf0ad798373e04c1
枇杷叶-中药词典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枇杷叶:刷去绒毛,用水洗净,稍润,切丝,晒干。蜜炙枇杷叶:取枇杷叶丝,加炼熟的蜂蜜和适量开水,拌匀,稍闷,置锅内用文火炒至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每枇杷叶丝lOO斤,用炼熟蜂蜜26斤)
①《雷公炮炙论》:采得枇杷叶后,粗布拭上毛令净,用甘草汤洗一遍,却用绵再拭令干,每一两以酥一分炙之,酥尽为度。
苦,凉。
①《别录》:味苦,平,无毒。
②《药性论》:味甘。
③《滇南本草》:性微寒,味苦辛。
入肺、胃经。
①《滇南本草》:入肺。
②《本草经疏》:入手太阴、足阳明经。
①《别录》:主卒啘不止,下气。
②《食疗本草》:煮汁饮,主渴疾,治肺气热嗽及肺风疮,胸、面上疮。
③《滇南本草》:止咳嗽,消痰定喘,能断痰丝,化顽痰,散吼喘,止气促。
④《纲目》:和胃降气,清热解暑毒,疗脚气。
⑤《本草再新》:清肺气,降肺火,止咳化痰,止吐血呛血,治痈痿热毒。
⑥《安徽药材》:煎汁洗脓疮、溃疡、痔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