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味】味辛;性温。 【归经】胃、脾经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功能主治】温中除湿;行气消食;止痛。主脘腹冷痛;寒湿吐泻;霍乱;胸腹胀满,饮食不消,牙痛;风湿痹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捣敷;研末调敷,或搐鼻。 【注意】阴虚血亏及胃有郁火者禁服。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山柰-中药词典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山柰-中药词典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6dad8b97beb2802e0ad8043010e9ddaf
山柰-中药词典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1.《本草正义》:山柰,李氏《纲目》称其辛温,谓暖中,辟瘴疠恶气,治心腹冷气痛,寒湿霍乱,盖味辛温而气芳香,辟寒行气,因亦与砂仁、蔻仁诸物相近,故治疗亦约略似之。又谓治风虫牙痛,则亦专行阳明,可作引经药,用与甘松同,必非辛温之物,可以独治阳明风火。
2.《品汇精要》:辟秽气;为末擦牙,祛风止痛及牙宣口臭。
3.《纲目》:暖中,辟瘴疠恶气。治心腹冷气痛,寒湿霍乱,风虫牙痛。
4.《本草汇言》:治停食不化,一切寒中诸证。
5.《岭南采药录》:冶跌打伤,又能消肿。治骨哽,以之和赤芍、威灵仙等分,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