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穴】在面部,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局部解剖】组织结构 肌肉分布:有额肌及皱眉肌,深部为额骨。血管分布:额动、静脉。神经分布:额神经分支。 层次结构 皮肤→皮下组织→额肌、皱眉肌据解剖学研究,眶上切迹存在变异现象。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攒竹-易发生意外的穴位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攒竹-易发生意外的穴位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b7554d2623437d1771a06d13e55580ad
攒竹-易发生意外的穴位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层次结构 皮肤→皮下组织→额肌、皱眉肌据解剖学研究,眶上切迹存在变异现象。对1320例头颅调查:二侧出现切迹的为59.2%,而二侧均为眶上孔的占36.1%,一侧为切迹一侧为孔的占4.7%.所以,攒竹穴的定位为眶上切迹,实际上眶上孔的变异出现率为36.1%.同时,还发现眶上切迹或孔与眶上缘的位置关系也存在变异,眶上切迹或孔居眶上缘内1/3者为61.0%,居内、中1/3间者占33.7%。
1、直剌:一般0.3~0.5寸,如解剖变异为眶上孔,可从眶上孔刺入,进针1~1.2寸。
2、斜刺:向下斜剌透睛明0.3~0.5寸,以疗眼疾。
3、平剌:用透刺法,透鱼腰0.8~1.2寸,治疗头痛、面瘫。
针刺深度:本穴一般浅刺,从眶上孔刺入时应用30号细毫针缓慢送针,如有阻力,不宜再进。如剌破深部血管可引起明显出血,严重者表现为局部肿胀,上眼睑下垂难以睁眼。
针刺方向:直剌时不进入眶上孔一般较安全,平剌时要操作熟练,以减轻疼痛;斜刺透睛明时,应避开血管,以防出血。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904名中国成年人第三磨牙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和病史的横断面调查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904名中国成年人第三磨牙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和病史的横断面调查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10b9a8a2dd2fb4593f8130ef16c320fc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9.战斗的基督教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9.战斗的基督教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33d168acd0cd9f767f809c7a5df86e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