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本草经》 为败酱科植物黄花败酱、白花败酱的干燥全草。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主产于四川、河北、河南、东北三省等地。夏、秋季采收,全株拔起,除去泥沙,洗净,阴干或晒干。切段,生用。 【性能】辛、苦,微寒。归胃、大肠、肝经。 【功效】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败酱草Baijiangcao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败酱草Baijiangcao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874a7f2cba385dd3333b3d207cf69eb7
败酱草Baijiangcao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神农本草经》
为败酱科植物黄花败酱、白花败酱的干燥全草。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主产于四川、河北、河南、东北三省等地。夏、秋季采收,全株拔起,除去泥沙,洗净,阴干或晒干。切段,生用。
1.肠痈肺痈,痈肿疮毒。本品辛散苦泄寒凉,既可清热解毒,又可消痈排脓,且能活血止痛,故为治疗肠痈腹痛的首选药物。用治肠痈初起,腹痛便秘、未化脓者,常与金银花、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蒲公英、牡丹皮、桃仁等同用;若治肠痈脓已成者,常与薏苡仁、附子同用,如薏苡附子败酱散(《金匮要略》)。本品还可用治肺痈咳吐脓血者,常与鱼腥草、芦根、桔梗等同用。若治痈肿疮毒,无论已溃未溃皆可用之,常与金银花、连翘等药配伍,并可以鲜品捣烂外敷,均效。
此外,本品亦可用治肝热目赤肿痛及赤白痢疾。
1.《名医别录》:“除痈肿,浮肿,结热,风痹不足,产后疾痛。”
2.《本草纲目》:“败酱,善排脓破血,故仲景治痈,及古方妇人科皆用之。”
3.《本草正义》:“此草有陈腐气,故以败酱得名。能清热泄结,利水消肿,破瘀排脓。惟宜于实热之体。”
1.化学成分:黄花败酱根和根茎含齐墩果酸,常春藤皂苷元,黄花龙芽苷、胡萝卜苷及多种皂苷;含挥发油,其中以败酱烯和异败酱烯含量最高;亦含生物碱、鞣质等。白花败酱含有挥发油,干燥果枝含黑芥子苷等;根和根茎中含莫罗念冬苷、番木鳖苷、白花败酱苷等。
2.药理作用:黄花败酱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并有抗肝炎病毒作用,能促进肝细胞再生,防止肝细胞变性,改善肝功能。尚有抗肿瘤作用。其乙醇浸膏或挥发油均有明显镇静作用。
3.临床研究:败酱草常用于多种急性感染性疾病,对感冒、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以及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肺炎、急性阑尾炎、急慢性盆腔炎、急性胰腺炎、慢性结肠炎等均有较好疗效。据报道,本品尚可用于其他疾病,如:用败酱草鲜品大剂量水煎服,或水煎熏洗坐浴,或以鲜品捣烂外敷,治疗肛周脓肿、嵌顿痔、肛裂、肛瘘炎性期、痔出血、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血栓痔炎、术后肛门水肿等肛肠疾患均获满意疗效(四川中医1998,7:44);另用本品水煎液洗浴治疗痱毒及化脓性皮炎48例,疗效显著(中医外治杂志1999,2:14);也有以鲜败酱草叶捣烂成糊状外敷或取汁涂擦患处,或将鲜叶中乳白色汁涂擦患处,治疗扁平疣,1~2周疣体即可消退(新中医1999,9:42)。此外败酱草还可用于克山病,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肾积水,肾绞痛等。
附药墓头回
为败酱科植物异叶败酱及糙叶败酱,的根。主产山西、河南、河北、广西等地。秋季采挖,去净茎苗,晒干。味辛、苦,性微寒。效用与败酱草相似,兼有止血、止带的功效,多用于治疗崩漏下血、赤白带下等证。用法用量同败酱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