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医疗/金融/房地产医疗专业知识中医外科局部辨证思维导图

中医外科局部辨证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上古男污神 浏览量:02023-02-18 09:27:46
已被使用0次
查看详情中医外科局部辨证思维导图

  1.辨肿   (1)肿的性质   热肿:肿而色红,皮薄光泽,焮热疼痛,肿势急剧。常见于阳证疮疡,如疖疔初期、丹毒等。   寒肿:肿而不硬,皮色不泽,苍白或紫暗,皮肤清冷,常伴有酸痛,得暖则舒。常见于冻疮、脱疽等。   风肿:发病急骤,漫肿宣浮,或游走无定,不红微热,或轻微疼痛。常见于痄腮、大头瘟等。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中医外科局部辨证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中医外科局部辨证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9a7a78d93ceb966618d4702964ee5455

思维导图大纲

中医外科局部辨证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1.辨肿

(1)肿的性质

热肿:肿而色红,皮薄光泽,焮热疼痛,肿势急剧。常见于阳证疮疡,如疖疔初期、丹毒等。

寒肿:肿而不硬,皮色不泽,苍白或紫暗,皮肤清冷,常伴有酸痛,得暖则舒。常见于冻疮、脱疽等。

风肿:发病急骤,漫肿宣浮,或游走无定,不红微热,或轻微疼痛。常见于痄腮、大头瘟等。

湿肿:皮肉重垂胀急,深按凹陷,如烂棉不起,浅则光亮如水疱,破流黄水,浸淫皮肤。常见于股肿、湿疮。

痰肿:肿势软如棉,或硬如馒,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无处不生,不红不热,皮色不变。常见于瘰疬,脂瘤等。

气肿:皮紧内软,按之凹陷,复手即起。似皮下藏气,富有弹性,不红不热,或随喜怒消长。常见于气瘿、乳癖等。

瘀血肿:肿而胀急,病程较短,色初暗褐,后转青紫,逐渐变黄至消退。也有血肿染毒、化脓而肿。常见于皮下血肿等。

脓肿:肿势高突,皮肤光亮,焮红灼热,剧烈跳痛,按之应指。常见于某些疾病感染所致,如外痈、肛痈等。

实肿:肿势高突,根盘收束,常见于正盛邪实之疮疡。

虚肿:肿势平坦,根盘散漫,常见于正虚不能托毒之疮疡。

(2)肿的病位与形色

由于发病部位的局部组织有疏松和致密的不同,肿的情况也有差异。发生在表浅部位如皮毛、肌肉之间者,赤色为多,肿势高突,根盘收束,肌肤焮红,发病较快,并易脓、易溃、易敛;手指部因组织致密,故局部肿势不甚,但其疼痛剧烈;病发手掌、足底等处,因病处组织较疏松,肿势易于蔓延;在筋骨、关节之间,发病较缓,并有难脓、难溃、难敛的特点;病发皮肉深部,肿势平坦,皮色不变者屠多,至脓熟仅透红一点;大腿部由于肌肉丰厚,肿势更甚,但外观不明显;颜面疗疮、有头疽等显而易见,若脓未溃时由红肿色鲜转向暗红而无光泽,由高肿转为平塌下陷,可能是危象之候。

2.辨肿块结节

肿块是指体内比较大的或体表显而易见的肿物,如腹腔内肿物或体表较大的包块等。而较小触之可及的称之为结节,主要见于皮肤或皮下组织。对于肿块应辨别其大小、形态、质地、活动度、位置、界限、疼痛情况和内容物。结节是相对肿块而言,大者为肿块,小者为结节。树图思维导图整理其大小不一,多呈圆形、卵圆形、扁圆形等局限性隆起,亦可相互融合成片或相连成串,亦有发于皮下,不易察觉,用手才能触及者。结节疼痛多伴有感染;生长缓慢,不红无肿的结节,多考虑良性结节;对不明原因增长较快的结节,应尽快手术治疗。必要时应作病理检查。由于发生部位及形态不同,成因及转归各异,特别需要仔细辨认。

3.辨痛

痛是气血凝滞,阻塞不通的反映。通则不痛,不通则痛。

(1)疼痛原因

热痛:皮色焮红,灼热疼痛,遇冷则痛减。见于阳证疮疡。

寒痛:皮色不红,不热,酸痛,得温则痛缓。见于脱疽、寒痹等。

风痛:痛无定处,忽彼忽此,走注甚速,遇风则剧。见于行痹等。

气痛:攻痛无常,时感抽掣,喜缓怒甚。见于乳癖等。

湿痛:痛而酸胀,肢体沉重,按之出现可凹水肿或见糜烂流滋。见于臁疮、股肿等。

痰痛:疼痛轻微,或隐隐作痛,皮色不变,压之酸痛。见于脂瘤、肉瘤。

化脓痛:痛势急胀,痛无止时,如同鸡啄,按之中软应指。多见于疮疡成脓期。

瘀血痛:初起隐痛,胀痛,皮色不变或皮色暗褐,或见皮色青紫瘀斑。见于创伤或创伤性皮下出血。

(2)疼痛类别

卒痛:突然发作,病势急剧,多见于急性疾患。

阵发痛:时重时轻,发作无常,忽痛忽止。多见于石淋等疾患。

持续痛:痛无休止,持续不减,连续不断。常见于疮疡初起与成脓时或脱疽等。

(3)疼痛性质

刺痛:痛如针刺,病变多在皮肤,如蛇串疮。

灼痛:痛而烧灼,病变多在肌肤,如疖、颜面疔、烧伤等。

裂痛:痛如撕裂,病变多在皮肉,如肛裂、手足皲裂较深者。

钝痛:疼痛滞缓,病变多在骨与关节间,如流痰等。

酸痛:痛而酸楚,病变多在关节间,如鹤膝痰等。

胀痛:痛而紧张,胀满不适,如血肿、癃闭等。

绞痛:痛如刀割,发病急骤,病变多在脏腑,如石淋等。

啄痛:痛如鸡啄,并伴有节律性痛,病变多在肌肉,常见于阳证疮疡化脓阶段。

抽掣痛:痛时扩散,除抽掣外,并伴有放射痛,如乳岩、石瘿之晚期。

(4)痛与肿结合辨

①先肿而后痛者,其病浅在肌肤,如颈痈。

②先痛而后肿者,其病深在筋骨,如附骨疽。

③痛发数处,同时肿胀并起,或先后相继者,如流注。

④肿势蔓延而痛在一处者,是毒已渐聚。肿势散漫而无处不痛者,是毒邪四散,其势鸱张。

4.辨痒

痒是皮肤病主要的自觉症状,且多有不同程度的局部表现,如皮肤脱屑、潮红、丘疹、水疱、风团块等;在疮疡的肿疡、溃疡阶段也时有发生。树图思维导图整理中医认为“热微则痒”,即痒是因风、湿、热、虫之邪客于皮肤肌表,引起皮肉间气血不和,郁而生微热所致;或由于血虚风燥阻于皮肤,肤失濡养,内生虚热而发。由于发生痒的原因不一,以及病变的发展过程不同,故痒的临床表现也各异。

(1)以原因来辨

风胜:走窜无定,遍体作痒,抓破血溢,随破随收,不致化腐,多为干性,如牛皮癣、白疕、瘾疹等。

湿胜:浸淫四窜,黄水淋漓,最易沿表皮蚀烂,越腐越痒,多为湿性,如急性湿疮;或有传染性,如脓疱疮。

热胜:皮肤隐疹,焮红灼热作痒,或只发于裸露部位,或遍布全身。甚则糜烂滋水淋漓,结痂成片,常不传染,如接触性皮炎。

虫淫:浸淫蔓延,黄水频流,状如虫行皮中,其痒尤甚,最易传染,如手足癣、疥疮等。

血虚:皮肤变厚、干燥、脱屑、很少糜烂流滋水,如牛皮癣、慢性湿疮。

(2)以病变过程来辨

肿疡作痒:一般较为少见,如有头疽、疔疮初起,局部肿势平坦,根脚散漫,脓犹未化之时,可有作痒的感觉,这是毒势炽盛,病变有发展的趋势。特别是疫疔,只痒不痛,而病情更为严重。又如乳痈等经治疗后局部根脚收束,肿痛已减,余块未消之时,也有痒的感觉,这是毒势已衰,气血通畅,病变有消散之趋势。

溃疡作痒:如痈疽溃后,肿痛渐消,忽然患部感觉发热奇痒,常由于脓区不洁,脓液浸渍皮肤,护理不善所致;或因应用汞剂、砒剂、敷贴膏药等引起皮肤过敏而发树图思维导图整理。如溃疡经治疗后,脓流已畅,余肿未消之时;或于腐肉已脱,新肌渐生之际,而皮肉间感觉微微作痒,这是毒邪渐化,气血渐充,助养新肉,是将要收口的佳象。

5.辨脓

脓是外科疾病中常见的病理产物,因皮肉之间热胜肉腐蒸酿而成。疮疡早期不能消散,中期必化腐成脓。疮疡的出脓是正气载毒外出的现象,所以在局部诊断时辨脓的有无是关键所在。及时正确辨别脓的有无、脓肿部位深浅,然后才能进行适当的处理;依据脓液性质、色泽、气味等变化,有助于正确判断疾病的预后顺逆,这是外科疾病发展与转归的重要环节。

(1)成脓的特点

疼痛:阳证脓疡,因正邪交争剧烈,脓液积聚,脓腔张力不断增高,压迫周围组织而疼痛剧烈。局部按之灼热痛甚,拒按明显;老年体弱者应激力差,反映迟钝,痛感缓和。阴证脓疡,则痛热不甚,而酸胀明显。

肿胀:皮肤肿胀,皮薄光亮为有脓。深部脓肿,皮肤变化不明显,但胀感较甚。

温度:用手仔细触摸患部,与周围正常皮肤相比,若为阳证脓疡,则局部温度增高。

硬度:《外科理例》云:“按之牢硬未有脓,按之半软半硬已成脓,大软方是脓成。”《疡医大全》又谓:“凡肿疡按之软隐者,随手而起者,为有脓;按之坚硬,虽按之有凹,不既随手起者,为脓尚未成。”肿块已软,为脓已成。

(2)确认成脓的方法

按触法:用两手食指的指腹轻放于脓肿患部,相隔适当的距离,然后以一手指稍用力按一下,则另一手指端即有一种波动的感觉,这种感觉称为应指。树图思维导图整理经反复多次及左右相互交替试验,若应指明显者为有脓。在检查时注意两手指腹应放于相对应的位置,并且在上下左右四处互相垂直的方向检查。若脓肿范围较小,则用左手拇、食两指固定于脓肿的两侧,以右手的食指按触脓肿中央,如有应指为有脓。

透光法:即以患指(趾)遮挡住手电筒的光线,然后注意观察患指(趾)部表面,若见其局部有深黑色的阴影即为有脓。不同部位的脓液积聚,其阴影可在其相应部位显现。此法适用于指、趾部甲下的辨脓,因其局部组织纤薄且能透光。

点压法:在手指(趾)部,当病灶处脓液很少的情况下,可用点压法检查,简单易行。用大头针尾或火柴头等小的圆钝物,在患部轻轻点压,如测得有局限性的剧痛点,即为可疑脓肿。

穿刺法:若脓液不多且位于组织深部时,用按触法辨脓有困难,可直接采用注射器穿刺抽脓方法,不仅可以用来辨别脓的有无,确定脓肿深度,树图思维导图整理而且还可以采集脓液标本,进行培养和药物敏感实验。操作时必须严格消毒,注意选择粗细适当的针头、进针角度、深度等。选定痛点明显处为穿刺点,局麻后负压进针,边进边吸,若见脓液吸出,即确定脓肿部位。若一次穿刺无脓,可重复穿刺。

B超:B超的特点是操作简单、无损伤,可比较准确地确定脓肿部位,并协助判断脓肿大小,从而能引导穿刺或切开排脓。

(3)辨脓的部位深浅

确认脓疡深浅,可为切开引流提供进刀深度。若深浅不辨,浅者深开,容易损伤正常组织,增加患者痛苦。

浅部脓疡:如阳证脓疡,其临床表现为高突坚硬,中有软陷,皮薄焮红灼热,轻按则痛且应指。

深部脓疡:肿块散漫坚硬,按之隐隐软陷,皮厚不热或微热,不红或微红,重按方痛。

(4)辨脓的形质、色泽和气味

脓的形质:如脓稠厚者,为元气充盛;淡薄者,为元气较弱。如先出黄白稠厚脓液,次出黄稠滋水,是将敛佳象;若脓由稠厚转为稀薄,体质渐衰,为一时难敛。如脓成日久不泄,一旦溃破,脓质如水直流,其色不晦,其气不臭,未为败象;若脓稀似粉浆污水,或夹有败絮状物质,且色晦腥臭者,为气血衰竭,此属败象。

脓的色泽:如黄白质稠,色泽鲜明,为气血充足,最是佳象;如黄浊质稠,色泽不净,为气火有余,尚属顺证;如黄白质稀,色泽洁净,气血虽虚,树图思维导图整理未为败象;如脓色绿黑稀薄,为蓄毒日久,有损筋伤骨之可能;如脓中夹有成块瘀血者,为血络损伤;如脓色如姜汁,则每多兼患黄疸,乃病势较重。

脓的气味:一般略带腥味,其质必稠,大多是顺证现象;脓液腥秽恶臭者,其质必薄,大多是逆证现象,常为穿膜损骨之征。其它有如蟹沫者,也为内膜已透,每多难治。

6.辨溃疡

(1)色泽

阳证溃疡,色泽红活鲜润,疮面脓液稠厚黄白,腐肉易脱,新肉易生,疮口易收,知觉正常;阴证溃疡,疮面色泽灰暗,脓液清稀,或时流血水,腐肉不脱,或新肉不生,疮口经久难敛,疮面不知痛痒。如疮顶突然陷黑无脓,四周皮肤暗红,肿势扩散,多为疔疮走黄之象。如疮面腐肉已尽,而脓水灰薄,新肉不生,状如镜面,光白板亮,为虚陷之证。

(2)溃疡形态

化脓性溃疡:疮面边沿整齐,周围皮肤微有红肿,一般口大底小,内有少量脓性分泌物。

压迫性溃疡(缺血性溃疡):初期皮肤暗紫,很快变黑并坏死,滋水、液化、腐烂,脓液有臭味,可深及筋膜、肌肉、骨膜。多见于褥疮。

疮痨性溃疡:疮口多呈凹陷形或潜行空洞或漏管,疮面肉色不鲜,脓水清稀,并夹有败絮状物,疮口愈合缓慢或反复溃破,经久难愈。

岩性溃疡:疮面多呈翻花如岩穴,有的在溃疡底部见有珍珠样结节,内有紫黑坏死组织,渗流血水,伴腥臭味。

梅毒性溃疡:多成半月形,边缘整齐,坚硬削直如凿,略微内凹,基底面高低不平,存有稀薄臭秽分泌物。

7.辨出血

出血是临床中常见而重要的症状之一,中医外科疾病以便血、尿血最为常见,准确辨认出血性状、部位、原因,对及时诊断、合理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便血:亦称“血泄”,即指血从肛门下泄,包括粪便带血,或单纯下血。便血有“远血”、“近血”之说。上消化道出血,一般呈柏油样黑便,为远血;直肠、肛门的便血,血色鲜红为近血。便血的颜色与出血部位、出血量以及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长短有关。一般柏油样黑便的形成,可由自口腔至盲肠任何部位的出血所造成,但若肠道蠕动极快时,则血色鲜红或血便混杂。树图思维导图整理乙状结肠、直肠出血,血液多附着粪便表面,血便不相混杂;内痔以便血为主,多发生在排便时,呈喷射状或便后滴沥鲜血;肛裂排便时血色鲜红而量少,并伴剧烈疼痛;结肠癌多以腹部包块就诊,血便混杂,常伴有粘液;直肠癌则以便血求治,肛门下坠,粪便表面附着鲜红或暗红色血液,晚期可混有腥臭粘液,常误诊为痔,指诊可以帮助确诊。另外各种原因导致的败血症、某些食物等也可见有黑便。应根据临床表现及病史,注意详辨。

尿血:亦称:“溲血”、“溺血”,是指排尿时尿液中有血液或血块而言。一般以无痛为“尿血”,有痛称“血淋”。泌尿生殖系的感染、结石、肿瘤、损伤等是导致尿血的主要原因。如肾、输尿管结石,在疼痛发作期间或疼痛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血尿,一般为全程血尿;膀胱、尿道结石多为“终末血尿”;肾肿瘤常为全程无痛血尿,一般呈间歇性;膀胱肿瘤呈持续性或间歇性无痛肉眼血尿,出血较多者可以排出血块;外伤损及泌尿系统,器械检查或手术等均可造成出血,引起尿血。临床上可根据病史、体征、以及其它检查,明确出血部位。另外尚有一些疾病,如结缔组织疾病、免疫系统、内分泌、代谢障碍性疾病,也可以引起尿血。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抓住重点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抓住重点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抓住重点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4c49e4799ddf94a339c56e46eb96a826

止血药介绍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止血药介绍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止血药介绍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d1613d2357e809e7375ddcb10ebcb06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