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资格考试司法考试民间借贷合同无效的赔偿分析思维导图

民间借贷合同无效的赔偿分析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旧街悲巷 浏览量:22023-02-18 12:52:52
已被使用0次
查看详情民间借贷合同无效的赔偿分析思维导图

民间借贷合同是否有效呢?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民间借贷合同无效的赔偿分析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民间借贷合同无效的赔偿分析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37fc9bbf70082d9610643332d7720c68

思维导图大纲

民间借贷合同无效的赔偿分析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民间借贷在何种情况下有效呢?民间借贷是建立在双方认定真是则可以有效。有些以欺诈手段签订的借贷合同则没有效力,发生纠纷后,还要赔偿受害者的损害。所以,借贷合同需要建立在双方自愿,诚实信用的基础上。借贷合同纠纷赔偿也在本文提到。

民间借贷是指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公民与其它组织之间借贷。只要双方当事人意见表示真实即可认定有效,因借贷产生的抵押相应有效,但利率不得超过人民银行规定的相关利率。民间借贷分为民间个人借贷活动和公民与金融企业之间的借贷。民间个人借贷活动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有关规定,遵循自愿互助、诚实信用原则。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2条的规定,所谓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根据合同是否具备法定要件,可以将合同分为有效合同、无效合同和可撤销合同三种情况。民间借贷属于合同之一种,同样存在有效与无效的问题。如果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形成的借款合意具备借贷合同的法定要件,则为有效合同。双方当事人应当按照合同之约定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合同可以发生预期的法律后果。如果不具备合同的法定要件,则为无效合同,不能发生预期的法律效果。无效民间借贷合同的认定与处理,是此类纠纷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审判实践中民间借贷纠纷处理的一个难点所在。

(一)无效民间借贷合同的认定标准

无效合同是因不成立而不发生履行效力的合意。即不具备合同的有效要件且无法补救,对当事人自始不发生法律效力的合同。合同的无效,由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关确认。结合审判实践,根据我国《合同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民间借贷合同无效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合同

恶意串通是指合同当事人或者代理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为谋取不法利益与对方当事人、代理人合谋实施的违法行为。恶意串通行为对民间资金的正常融通,对国家、集体和公民财产安全,交易秩序的稳定和谐具有极大危害,故此类合同为无效合同。恶意串通行为恶意串通的构成要件如下:第一,当事人主观上存在故意,明知自己的行为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第二,双方当事人为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而形成合意,订立了合同;第三,造成了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后果。第四,目的是谋取不法利益,这个条件不以行为人已经取得非法利益为限制。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当事人订立的合同在形式上、表面上是合法的,但缔约目的是非法的,称为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合同。在民间借贷合同中,行为人实施了此种行为订立民间借贷合同,是以达到非法目的,采取空有其表而无其实的方法,避开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而订立的合同,就属于无效合同。例如,借款人为了逃避偿还法院强制执行的他人债务,恶意转移资金,将现金借给第三人。虽然借款人与第三人之间表面上形成的是合同的借贷合同,但其目的是为了逃避债务,企图使债权人的合法债权不能得到实现。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

公共利益又称之为“公序良俗”。当事人订立的为追求自己的利益,其履行或履行的结果危害社会公共利益而订立的合同或者以损害社会代共利益为目的而订立的合同都是损害公共利益的合同,均为无效合同。损害公共利益的合同,当事人主观上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在法律、法规无明文规定,合同又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情况下,可以适用损害公共利益原则确认合同无效。公共利益包括“我国社会生活的基础、环境、秩序、目标和道德准则及良好的风俗习惯”等。例如,赌债还款合同,虽然法无明文规定,但赌博是损害社会道德风尚的不法行为,人民法院如果对赌债合同确认为在效,则体现了对损害社会道德风尚行为的一种支持与认可,与法律的精神与法制的要求相悖的,因此,对赌债合同不应当支持,依法应确认合同无效。

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此外,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确认公民与企业之间借贷行为效力问题的批复》(1999年1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041次会议通过,自1999年2月13日起施行)规定:公民与非金融企业(以下简称企业)之间的借贷属于民间借贷。只要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即可认定有效。但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无效:(一)企业以借贷名义向职工非法集资;(二)企业以借贷名义向社会非法集资;(三)企业以借贷名义向社会公众发放贷款;(四)其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行为。”民间借贷案件中,如果当事人之间的借贷合同属于上述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认定合同无效。

(二)无效民间借贷合同的法律后果

《合同法》第58条规定:“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遭受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无效合同自始没有法律效力,但因合同无效将导致社会或者当事人利益遭受损害,因此,当事人必须对合同无效的后果承担相应的责任,使之消除由此造成的影响,恢复到合同订立前的状态。根据民间借贷合同的特点,借贷合同无效后,一般要承担如下后果:

1、借款人返还借款。合同无效后,当事人依据合同所取得的财产应当返还给对方。返还财产并不是违反民事义务所直接产生的法律后果,它的存在也不是法律对当事人主观状态予以否定性评价的表现。因此,返还财产不适用无过错原则,即无论当事人对缔结合同是否有过错,依据无效合同取得、占有的财产因无合法根据,都应当返还对方。换言之,即使是无过错一方占有了对方财产,也应当返还给对方。所有物的返还,是以物在法律上和事实上能够返还为条件。因为民间借贷合同主要以金钱为标的,故返还借款并不存在法律上的不能返还和事实上的不能返还之情形。因此,针对无效借贷合同而言,如果无效借贷合同尚未履行,则不得履行。如果无效借贷合同已经履行,取得借款的借款人应当向贷款人返还借款。

3、追缴财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61条第二款规定:“双方恶意串通,实施民事行为损害国家的、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应当追缴双方取得的财产,收归国家、集体所有或者返还第三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59条规定:“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因此取得的财产收归国家所有或者返还集体第三人。” 在民间借贷合同中如何适用追缴财产的责任方式,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两种情况:(1)如果损害国家、集体、第三人合法权益的,对借贷双方约定的利息,人民法院应予收缴。对于不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一般不能追缴;(2)如果借款合同约定借款用于赌博、贩毒、走私等非法行为的,对借款本息应当收缴。因为这种借款行为的当事人在主观上属于恶意,且损害了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从事的是非法行为,因此,应当予以收缴。

(三)民间借贷合同部分无效的处理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56条规定:“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从此条规定可知,合同部分无效,其无效可以及于合同整体,也可以不及于合同其他部分。合同部分无效如果是决定性的,以致影响合同整体的,导致合同整体无效。这主要是一些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禁止性合同。在民间借款合同中,部分无效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1)借贷双方约定的利息高于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法定利息四倍的,高出的部分无效;(2)当事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200条规定,约定借款的利息预先在本金中扣除的,该约定无效;(3)当事人约定的计收复利的,复利的计算结果高于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法定利息四倍的,高出部分无效,人民法院不予保护。借款合同的部分无效,不影响合同其他部分的效力。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五十四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五十八条

[3]《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二条

[4]《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五十九条

[5]《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五十六条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第六十一条

[7]《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两百条

[8]《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确认公民与企业之间借贷行为效力问题的批复》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财务管理第十二章 融资决策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财务管理第十二章 融资决策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财务管理第十二章 融资决策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da731f51407546c1cadcda8308ad1c91

1.形成天台小学各学科课程教学改革新模式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1.形成天台小学各学科课程教学改革新模式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1.形成天台小学各学科课程教学改革新模式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c0ab06066d34a78448ade8bc8eca0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