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消费者的索赔权作了具体规定,但是,该规定存在以下缺陷: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关于消费者的索赔权问题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关于消费者的索赔权问题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338adfc89d82c8bfdbc1e0600368dce5
关于消费者的索赔权问题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一)《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35条第一款的规定不科学。根据该款的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时,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为了体现公平原则,销售者赔偿后,属于生产者的责任或者属于向销售者提供商品的其他销售者的责任的,销售者有权向生产者或者其他销售者追偿。这一规定主要存在两个问题:第一,“可以”一词用的不要,应改为“应当”。第二,关于消费者的购买、使用商品时,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消费者能否向生产者或者其他销售者要求赔偿的问题。一种观点认为.既然该法第35条第一款只规定了“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没有规定“也可以向生产者或者其他销售者要求赔偿”,消费者就不能向生产者或者其他销售者要求赔偿。另一种观点认为,该法第35条第一款只规定了“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该规定隐含了消费者可以向生产者或者其他销售者要求赔偿的内容。笔者认为,第一种观点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立法精神是一致的。
(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36条的规定不科学。这一规定的不科学性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企业分立、合并的,合并、分立后的企业对原企业的权利和义务具有承继性,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原企业分立、合并的,消费者只能向分立、合并后的企业要求赔偿,该条适用“可以”一词不恰当。也应改为“应当”。第二,经营者包括从事商品经营和营利性服务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该规定未涵盖企业以外的经营者的分立、合并问题,因而应把“企业”一词改为“经营者”。
(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38条的规定不科学。该条规定:“消费者在展销会、租赁柜台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或者服务者要求赔偿……”这一规定的不科学性与前述第35条第一款的不科学性相同。
推荐阅读:消费损害赔偿 侵权纠纷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904名中国成年人第三磨牙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和病史的横断面调查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904名中国成年人第三磨牙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和病史的横断面调查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10b9a8a2dd2fb4593f8130ef16c320fc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9.战斗的基督教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9.战斗的基督教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33d168acd0cd9f767f809c7a5df86e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