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资格考试司法考试民法典精神损害赔偿规定,赔偿的主体是谁思维导图

民法典精神损害赔偿规定,赔偿的主体是谁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多情又困苦 浏览量:22023-02-19 07:25:55
已被使用0次
查看详情民法典精神损害赔偿规定,赔偿的主体是谁思维导图

民法典精神损害赔偿规定是只限制在侵害者的人身权益之上,包括了健康权、生命权、隐私权等等。赔偿的主体是直接受害人,对于间接受害者,是不给予赔偿的。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民法典精神损害赔偿规定,赔偿的主体是谁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民法典精神损害赔偿规定,赔偿的主体是谁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1f7520ab24612aa08d757c67b9204cdb

思维导图大纲

民法典精神损害赔偿规定,赔偿的主体是谁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一、民法典精神损害赔偿规定

民法典精神损害赔偿的规定是严格限制在侵害人身权益上,侵害他人人身权益包括侵害生命权、健康权、名誉权、隐私权等,但不包含财产权。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条规定,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侵害自然人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二、精神损害赔偿的主体是谁

精神损害赔偿的主体直接受害人,对间接受害人一般不予赔偿。因为间接受害人的范围往往难以预料,也难以确定。如果一律给予赔偿,无疑会加重侵权人一方的负担,在利益衡量上显失公平。但有若干例外情形,对间接受害人给予赔偿符合社会正义观念。受害人死亡,即属于公认的例外情形之一。自然人因侵权行为致死或自然人死亡后其人格或者遗体遭受侵害的,死者的遗属往往遭受精神痛苦的损害,在此情形下,各国一般都确认受害人的遗属有权请求赔偿精神损害。

三、民法典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

民法典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有:

1.公民的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受到侵害时,可以依法请求赔偿精神损害。

2.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侵害他人隐私或其他人格权利的,受害人有权依法请求赔偿精神损害。

3.公民去世后,使死者近亲属遭受精神痛苦的,死者的近亲属也可以依法请求赔偿精神损害。

法律依据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条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社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管理和护理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社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管理和护理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社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管理和护理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633b79d638e0bafb4b5012bf3b2b4f59

坚定不移的改革开放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坚定不移的改革开放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坚定不移的改革开放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48e611cbd17530680b7cbae746d31d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