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私权是每个公民应有的权利,但是在日常生活中,随着网络的发达,我们的隐私很容易被侵犯。那么,侵犯隐私权的法律后果有哪些呢?如果侵犯隐私权,需要承担停止侵害、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的法律后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下面树图网的小编在本文详细介绍。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侵犯隐私权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侵犯隐私权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337e912d7f65734d2d2a0646a28bd849
侵犯隐私权的法律后果有哪些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一、停止侵害的后果
受害人对于正在发生的侵害,如加害人正在宣扬传播受害人的隐私资料、侵入受害人的私生活领域等,可以请求停止侵害,防止损害结果的发生或扩大等。
二、赔礼道歉的后果
三、赔偿损失的后果
1、对受害人受到的精神损害进行赔偿;
2、对受害人因隐私权受到侵害而产生的其他损失进行赔偿,主要指财产损失。
法律适用上应类推适用《民法通则》第120 条的规定,侵害隐私利益的民事责任方式,应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和赔偿损失。侵害他人隐私,造成财产损失的,应按照全部赔偿原则,予以全部赔偿。侵害他人隐私,致他人精神损害,并且造成严重后果的,受害人有权请求精神抚慰金赔偿。精神抚慰金的赔偿数额,根据侵害人的主观过错程度,侵害的具体情节、后果和影响,侵害人的得利情况,侵害人的经济承受能力以及受诉法院当地的平均生活水平等因素,综合考虑予以酌定。
我国刑法尽管没有直接使用隐私权或隐私权的概念,也没有规定侵犯隐私权的罪名,但其中有些条款可以理解为包含隐私权的保护。如新刑法第251条的“侵犯通信自由罪”,第252条的“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罪;盗窃罪;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如果侵犯他人隐私,构成犯罪的,要承担刑事责任。
(责任编辑:小明)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第两百五十一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第两百五十二条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904名中国成年人第三磨牙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和病史的横断面调查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904名中国成年人第三磨牙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和病史的横断面调查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10b9a8a2dd2fb4593f8130ef16c320fc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9.战斗的基督教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9.战斗的基督教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33d168acd0cd9f767f809c7a5df86e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