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资格考试司法考试网络侵犯名誉权的行为特征思维导图

网络侵犯名誉权的行为特征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西风不相识 浏览量:02023-02-19 09:26:38
已被使用0次
查看详情网络侵犯名誉权的行为特征思维导图

核心内容:社会上人们对于公民或法人的品德、才干、声望、信誉和形象等各方面的综合评价,就是一个人的名誉权。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名誉权进入了网络,网络侵犯名誉权的事件开始出现,那么网络侵犯名誉权的行为特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接下来树图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网络侵犯名誉权的行为特征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网络侵犯名誉权的行为特征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0aa0f15f53dcbc4032f490e9beba79c3

思维导图大纲

网络侵犯名誉权的行为特征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一、什么是名誉权

公民或法人享有的就其自身特性所表现出来的社会价值而获得社会公正评价的权利。人格权的一种。人的名誉是指具有人格尊严的名声,是人格的重要内容,受法律的保护。任何人对公民和法人的名誉不得损害。凡败坏他人名誉,损害他人形象的行为,都是对名誉权的侵犯,行为人应负法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01条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公民的名誉权受到侵害了,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它为人们自尊、自爱的安全利益提供法律保障。有权维护自己的名誉免遭不正当的贬低,有权在名誉权受侵害时依法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所谓名誉权,是人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所获得的客观社会评价、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它为人们自尊、自爱的安全利益提供法律保障。名誉权主要表现为名誉利益支配权和名誉维护权。我们有权利用自己良好的声誉获得更多的利益,有权维护自己的名誉免遭不正当的贬低,有权在名誉权受侵害时依法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二、网络侵犯名誉权的行为特征

第一,侵权言论的散播更具有广泛性。

这是由互联网的性质决定的。通常情况下,上载到互联网上的信息在几秒钟之内就能传遍世界每一个角落。一个人的侵权言论通过网络可以轻易地传到其他地区甚至是其他国家,与其他侵权方式相比网络侵权的可控性很小。

第二,侵权言论的危害后果更加难以估计。

比起传统媒体,网络传播的广泛性和快速性使侵权言论的传播范围更大,对于受害人来讲,所受到的伤害也就越大。虽然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只有几年的时间,但是非常迅速,随着网络的进一步普及,网络名誉侵权的危害性在影响面上的增加是不可避免的。

第三,网络名誉侵权的责任者更加难以界定。

责任者除了侵权言论的发布者,也可能还有网站的经营者,网站经营者是否承担责任,承担什么样的责任,一直是有争议的。世界各国法律界都在积极立法,寻求完善的解决方式。

在网络世界中,用户不仅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制作者,用户常常以个人电脑为屏障,隐匿自己的真实身份进入网络,对言行的自律程度大大降低。同时由于网络上的信息量巨大,使得网站经营者由于技术手段的限制不可能完全对自己网站上的内容进行有效控制。在这样的前提下,网络名誉侵权就变得更加容易。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第一百零一条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思维导图:城市设计领域的实地调查方法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思维导图:城市设计领域的实地调查方法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思维导图:城市设计领域的实地调查方法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6d8530c4b68e0584800437e9b7e5cfd8

 第六章 卤代烃 饱和碳原子商的亲核取代反应 β-消除反应_副本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第六章 卤代烃 饱和碳原子商的亲核取代反应 β-消除反应_副本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第六章 卤代烃 饱和碳原子商的亲核取代反应 β-消除反应_副本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8ac3b58217e610cbb988ad7e1c77a6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