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资格考试司法考试精神损失费赔偿协议书范本思维导图

精神损失费赔偿协议书范本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不爱计较 浏览量:22023-02-19 11:16:32
已被使用0次
查看详情精神损失费赔偿协议书范本思维导图

在涉及到相关的精神损害的时候,是需要对具体侵权行为去进行分析的,只有发生了侵权行为,才能去进行索赔,那么精神损失费赔偿协议书范本?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树图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精神损失费赔偿协议书范本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精神损失费赔偿协议书范本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744eb91f35744ad85722d8dc62f48885

思维导图大纲

精神损失费赔偿协议书范本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一、精神损失费赔偿协议书范本

协议书

甲方:

乙方: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及相关司法解释,甲、乙双方就人身损害赔偿事宜,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基础上,本着人道主义和和谐社会等原则,自愿达成如下协议:

一、乙方在住院治疗期间,甲方一直为其垫付医疗费及相关费用。甲方已经支付给乙方人民币约元(大写:)。

甲乙双方经过协商确定,甲方自本协议签订之日起日内向乙方另行支付人民币元(大写:)。

上述两项金额合计人民币约元,是双方协商确定的甲方赔偿给乙方的所有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抚养人生活费;后续的治疗费、康复费、护理费;精神损害赔偿金等费用。

二、本协议经甲乙双方签字后,乙方出现任何问题均与甲方无关。

三、本协议经甲乙双方签字后,乙方不得再因此事向甲方及甲方以外的任何人或单位主张任何权利,包括不得诉讼等,并不得做任何有损或影响甲方及甲方以外任何人或单位形象或利益的行为。

四、乙方在收到甲方全部款项后,应向甲方出具收到该款项的收条。

五、本协议的签订并不直接或间接的表示甲方认可对乙方此损害负有过错或法律责任。

六、乙方如违反本协议,则甲方有权要求乙方返还甲方支付的全部费用并承担全部费用20%的。

七、本协议自甲乙双方签字按手印之日起生效。

八、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甲方(签字):乙方(签字):

年月日年月日

二、精神损失费一般赔多少

自然人的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等人格权利遭受非法侵害时,可以依法请求赔偿精神损害.严重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赔偿数额分为5万元、4万元、3万元、2万元和1万元五个等级;一般性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赔偿数额分为8000元、6000元、4000元和2000元四个等级。

三、精神损失费赔偿条件

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关系到受害人有无赔偿请求权和加害人是否承担赔偿责任的法律适用问题。世界各国的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对精神损害赔偿范围的确定,主要采取两种方法。

一是自由裁量主义,法律对此没有明确规定,由法官根据自己的判断去决定受害人所受到的权利侵害是否属于保护范围。英美法系的许多国家采用此种方法。

二是法定主义,法律明确规定精神损害赔偿的请求权。德国、瑞士等国采用此种方法。

我国的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也采用了法定主义。

《民法通则》第120条规定:"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要求赔偿损失"。虽然该条规定没有明确提及精神损害赔偿,但学说一般将该条中的"赔偿损失"理解为保护有精神损害赔偿的含义。

我国司法实务界也肯定了精神损害赔偿,其典型表现主要有以下两种:

第一,各级法院在司法审判活动中采用了精神损害制,从依法裁判的角度来讲,法院在审理自然人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和荣誉权纠纷是适用精神损害赔偿责任,是有法必依的表现,值得称道。从法官造法的角度来看,法院在侵害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等物质性人格权中也多次利用精神损害赔偿责任,比较周到地保护了受害人的利益,受到多方称赞。

第二,最高人民法院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作出了一系列规范精神损害赔偿的司法解释。

举其要者,以下两个规范值得注意:其一,最高人民法院于1993年8月7日颁发的《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第10条解答第4款规定:"公民、法人因名誉权受到侵害要求赔偿的,侵权人应赔偿侵权行为造成的经济损失;公民并提出精神损害赔偿请求的,人民法院可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的具体情节、给受害人造成精神损害的后果"等情况酌定。"该解释明确了自然人名誉权受到侵害时,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其二,最高人民法院于2001年3月8日颁发的《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这是我国最高审判机关首次对精神损害赔偿问题作出的内容比较完整的专门的解释,其中规定侵害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等物质性人格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等精神性人格权、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等一般人格权、荣誉权、亲权、亲属权等身份权、死者的姓名、隐私、遗体等利益以及具有人格象征意义的特定纪念物品的,将适用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该解释超越了民法通则规定的可以适用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此范围不仅包括人身权以及特定的人身性利益,还涉及特定意义的财产权。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第一百二十条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商标侵权惩罚性赔偿司法适用状况统计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商标侵权惩罚性赔偿司法适用状况统计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商标侵权惩罚性赔偿司法适用状况统计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18dd1ab8fb0a977457875e30e193838c

著作权侵权惩罚性赔偿的司法适用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著作权侵权惩罚性赔偿的司法适用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著作权侵权惩罚性赔偿的司法适用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9b026e0ced8a9652c0bfbb7b7a6a0bf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