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资格考试司法考试债权转让通知法律规定思维导图

债权转让通知法律规定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定格苍凉 浏览量:42023-02-20 01:53:14
已被使用0次
查看详情债权转让通知法律规定思维导图

所谓的债权转让,就是债权人通过与第三人签订合同的方式,将债权人手中的债权转让给第三人的一种方式。当债权转让后是需要进行通知的,那么债权转让通知的相关知识有些什么呢?下面就让树图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债权转让通知法律规定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债权转让通知法律规定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债权转让通知法律规定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82b38375d5ce7042a20905085df5fde6

思维导图大纲

债权转让通知法律规定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一、债权转让通知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八十条规定:“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

合同法第80条规定了债权转让通知的消极效力,即“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而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有以下几层含义:

1、未尽通知义务,不影响债权转让合同的成立生效

合同法第32条、第44条分别规定“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时合同成立”、“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即,除法律有特殊规定,只要未构成合同成立生效的消极条件,合同在双方签字或盖章时,即成立生效。

因此,未履行债权转让通知义务,并不导致债权转让行为无效,基于债权转让协议产生的出让人通知义务、支付对价的义务以及相应的违约责任等约定仍然有效。

2、未尽通知义务,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对象仍未原债权人

如债权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那么债务人仍按照原协议约定向债权出让人履行债务的,视为债务人已经履行了相应部分的还款,此时债权受让人不能够以未向其履行债务为由要求债务人再次履行债务;而如果债权人出让人履行了通知义务以后,债务人再向债权出让人履行债务的,不视为已经向债权受让人履行义务。

3、通知行为是债权受让人的保护伞,是权利义务的固定手段

由以上两层含义可以得出,债权转让通知有以下两个作用:最大的作用是固定权利义务,保护债权受让人的合法权益。通知的作用在于,向债务人示明债权转让的事实,确定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对象由债权出让人变为债权受让人,将债权出让人从原债权债务法律关系中剥离,明确各方权利义务;其次,如果通知的内容中包含了“向债务人主张权利的意思表示”的话,通知还能起到诉讼时效中断的作用。

二、债权转让通知的注意事项:

1、债权转让合同对债务人的生效要件。债权的转让是合同主体的变更,第三人取得合同权利成为合同当事人。转让合同尽管是转让人(债权人)与受让人之间的关系,但往往涉及到债务人的利益。对于债权转让生效要件,债权人转让债权时,只需将债权转让的事实通知债务人,不必征得债务人同意,但未经通知,债权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债务人仍然可以向原债权人履行义务。债权转让通知是债权转让对债务人生效的要件。

2、认定债权转让已经通知债务人,一般有两种方式:

(1)债权人通知债务人,债权人对其享有的债权已转让给第三人;

(2)债权人、受让人、债务人共同订立债权转让协议,债务人在债权转让协议书上签字、盖章,可认定债权人已尽债权转让通知义务。

3、债权转让通知与诉讼时效。关于债权转让后诉讼时效是否中断,债权人与受让人之间的债权转让未通知债务人时,不可能发生诉讼时效中断,只有将债权转让的事实通知债务人后才有可能发生诉讼时效中断的问题。债权转让通知并不当然导致诉讼时效中断。但是如果债权转让通知中同时有催收债务的内容,或债务人收转让通知后明确表示同意履行义务,债权转让通知就产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效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八十条规定:“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这一条明确了我国在债权让与对债务人生效的问题上采用的是通知原则,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只需通知债务人,即对债务人发生效力。

《合同法》第八十条规定: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只要对债务人履行了通知义务即可(通知的义务履行的方式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不必要征得债务人的同意。债务人的同意并不是这种转让行为发生法律效力的前提。债权转让,又称债权让与或合同权利的转让,是指债权人通过协议将其债权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的行为。债权在全部让与时,受让人取代原债权人成为合同关系的新债权人,原债权人脱离合同关系;在部分让与时,受让人作为第三人将参加到原合同关系之中,与原债权人共同享有债权。此时,合同权利人一方已由一人变成数人,合同之债成为多数人之债。

三、债权转让通知的方式

1、口头通知

口头通知是所有通知方式中风险最高的一个,但其仍然是合法有效的债权转让通知方式。

2、书面送达

书面通知是较为常用的通知方式之一,一般适用于企业之间的债权转让通知。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进行书面通知时,原债权人应当采用如下方式确定通知已经送达:

(1)债权出让人自行送达的,应当由债务人在通知书上盖章。盖章行为表示对债权转让事宜已收到通知并知悉,证明通知行为使得债权转让最债务人生效;

(2)通过邮寄送达通知的,应当在快递单物品栏内注明“与XX的xx元债权转让通知”,保留快递单副本,并在快递公司官网打印邮递记录,证明债权转让通知已经被签收。

(3)不建议使用传真方式送达通知书,现有技术难以证明某一时间节点所传真的内容,如对方主张所传真内容并非债权转让通知书,则我方难以举证债权人已经履行了通知义务。

3、短信通知

短信通知在一般人看来似乎不太“正规”,理由在于篇幅一般过于简短、形式较随意,且短信作为电子证据,其保留和固定比一般书面通知更复杂。但合同法第80条并没有对通知的方式作出规定,且通知的目的在于告知转让实施,从而固定各方权利义务。结合法院判例,可以认定法院更加注重通知的实质,而非通知的形式。

4、邮件通知

邮件送达也是较为常用的通知方式之一,且用于公司之间交流较多,和短信相比,邮件具有容易保存的特点,且经过公证的邮件法律效力更高。

5、公告送达

公告通知在债权转让通知中适用的较少,一般适用于法律文书送达、证件遗失、票据事宜。而债权转让公告通知的相关规定一般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购买不良债权有关,该特殊规定系为了对国有资产进行特殊保护而特别设立,对于一般债权转让通知不具有适用性。

因此,除非双方主体或转让的债权具有特殊性,使用公告的方式送达债权转让通知主张债权的,法院一般不认为其履行了通知义务。

6、诉讼通知

诉讼通知是一类最为特别的通知方式,大概是因为其通知时间和通知主体较为特殊:诉讼通知是在起诉时才通知对方债权转让事宜,且是通过法院通知对方履行债务。在现有的判例中,法院认为直接起诉通过法院向债务人通知债务转让的事实并主张债权的,符合通知的条件。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八十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三十二条

[3]《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四十四条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药物临床试验受试者招募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药物临床试验受试者招募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药物临床试验受试者招募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d864d8109917b80e0667bde400c0f4ac

关于印发医学科研诚信和相关行为规范的通知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关于印发医学科研诚信和相关行为规范的通知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关于印发医学科研诚信和相关行为规范的通知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12416247911fa74e77a5eb1bce8a54a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