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资格考试司法考试保证期间约定不明规定思维导图

保证期间约定不明规定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色色熊 浏览量:22023-02-20 07:52:09
已被使用0次
查看详情保证期间约定不明规定思维导图

在合同法当中对于保证的相关约定是做出了明确的规定的,但是由于日常生活的不确定性所以说在保证期间还是有很多约定不明的情况。下面就让树图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保证期间约定不明规定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保证期间约定不明规定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保证期间约定不明规定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9a1c407828b5469312fd1e4ca1712f38

思维导图大纲

保证期间约定不明规定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一、保证期间约定不明规定

约定保证期间能否早于或等于主债务履行期。

根据《担保法》第二十五条,二十六条规定,如果当事人对于保证期间未作约定的,适用6个月的法定保证期间。

保证期间约定不明的处理。在我国,除约定保证期间外,法律还认可法定保证期间的存在。根据《担保法》及《担保法司法解释》的规定,法定保证期间系对约定保证期间的补充,主要适用以下三种情况:一是在当事人没有约定保证期间情形,适用6个月的法定保证期间;二是在约定保证期间无效情形,同样适用6个月的法定保证期间;三是在保证期间约定不明情形,适用两年的保证期间。

1、正确理解“约定不明”的含义。

实践中,经常出现当事人约定保证责任至主合同项下的债务本息全部还清为止的情况。这在商业银行制定的标准借款担保合同文本中最常见。对于该情形,一方面,保证合同实际上是对保证期间作出了约定,只是没有明确具体的时间;另一方面,从当事人的意思表示推断,当事人均愿意接受长期的保证期间,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债权实现。

因此,如果将上述情形认定为没有约定保证期间,从而适用6个月的法定保证期间,明显有违当事人意思自治,而且对债权人不公平。《担保法司法解释》由此将保证期间推定为2年。因此,司法实践中应当注意的是,《担保法司法解释》对于何谓“约定不明”是有明确限制的只有从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中能推断出保证人有承受较长期间限制的意思时,才视为“约定不明”,从而适用2年的保证期间。

2、正确区分“没有约定”和“约定不明”,约定无效情形。没有约定适用6个月的法定保证期间;约定不明适用2年的保证期间;约定保证期间无效同样适用6个月的法定保证期间。

二、保证期间分类

就当前世界各国现存的保证制度来看,保证期间因其产生方式不同,可分为约定期间,催告期间和法律推定期间三种。

所谓的约定保证期间是指当事人的保证合同中明确约定的保证期间,学者通称之为定期保证期间。如中国《担保法》第15条规定:“合证合同应当包括以下内容:催告保证期间是指保证合同当事人没有约定保证期间或有约定但约定不明确或无效的情况下,在主债务履行期届满后,保证不催告债权人对主债务人行使诉讼上的权利而确立的合理期限。如中国台湾地区民法典第753条规定,未约定保证人承担保证期间的,保证人在主债务人的债务清偿期届满后,得定1个月以上相当期限催告债权人对主债务人为审判上的请求,债权人在保证人的催告期内对债务人不为审判上的请求,则保证人免其责任。中国《担保法》没有此类规定,但此之前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第11条也规定了催告保证期间。

法律推定保证期间是指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没有约定保证期间或约定不明确或约定无效的情况下,根据法律任意性规范加以补正,即依法律规定以主债务履行期届满后的一定时期为保证期间。如中国《担保法》第25条、第26条规定,法律推定保证期间为6个月,始于主债务履行期届满,止于6个月届满之日。当前,学者大多称之为“法定保证期间”,但笔者认为不甚准确。该法律规定实属于法律上任意性的规范,作用在于补充当事人缺少约定。而“法定”却使人误解为法律强行性规范。

三、保证期间性质

从立法上看,各国均未对保证期间作出定义,更没有对其性质作出明确界定。然而明确保证期间的性质,对保证期间的正确适用意义重大。在中国《担保法》出台后,中国法学界关于保证期间的性质众说纷纭,显然这场争论主要是围绕着《担保法》第25条、第26条之规定而展开的。关于性质之争,总结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第25条、第26条中6个月保证期间届满的后果是保证人的保证责任免除,保证人将获得免责的法定事由,债权人则丧失胜诉权,因而具有时效的功能,故属诉讼时效。

第二种观点则认为《担保法》第25条6个月之规定应属特殊的诉讼时效,而第26条之保证期间则属除斥期间。

第三种观点则坚持上述二者间均属除斥期间。第四种观点则认为“保证期间既非诉讼时效,亦非除斥期间,并无必要强求将其归入诉讼时效或除斥期间。”

引用法条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2]《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 第二十五条

[4]《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 第二十六条

[5]《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 第七百五十三条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从使用角色定义,如何保证CRM发挥效力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从使用角色定义,如何保证CRM发挥效力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从使用角色定义,如何保证CRM发挥效力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09aadde29ead2c9e74376dd84d1e480a

五四手抄报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五四手抄报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五四手抄报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fa1cfad0b0624ee090c90ff3ffc6d7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