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问题是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因为债务产生的一些纠纷,他往往容易导致一些问题,对于债务纠纷来说,债务纠纷,他需要注意的就是一个诉讼时效的问题,如果在诉讼时效过期了的话,是不能够提起诉讼的。接下来由树图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债务诉讼时效是多长的时间的详细知识,希望帮助到大家。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债务诉讼时效是多长的时间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债务诉讼时效是多长的时间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763a5639f4f393369363dc1ff9ad2f80
债务诉讼时效是多长的时间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欠款在债权到期之日就可以起诉,诉讼时效为3年,最长不超过20年。
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合同约定的债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天的次日,便是合同债权的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之日。如果此后没有时效中断的情形,债权人务必在上述起算之日后的3年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才能获得胜诉权,否则当事人超过了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再提起诉讼的话,那么就会丧失胜诉权。
1、债务纠纷的诉讼费一般包括:
(1)当事人应当向人民法院交纳的诉讼费用:案件受理费;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员、理算人员在人民法院指定日期出庭发生的交通费、住宿费、生活费和误工补贴。
(2)一些债务纠纷案件不缴纳案件受理费:依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裁定不予受理、驳回起诉、驳回上诉的案件;对不予受理、驳回起诉和管辖权异议裁定不服,提起上诉的案件;行政赔偿案件。在起诉时,案件受理费有起诉方缴纳,案件审结后原则上诉讼费用由败诉方承担。
2、《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八条规定,当事人进行民事诉讼,应当按照规定交纳案件受理费。财产案件除交纳案件受理费外,并按照规定交纳其他诉讼费用。当事人交纳诉讼费用确有困难的,可以按照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缓交、减交或者免交。收取诉讼费用的办法另行制定。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八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