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资格考试司法考试医改方案出台不代表改革终结思维导图

医改方案出台不代表改革终结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烟花柳巷 浏览量:32023-02-20 22:04:30
已被使用0次
查看详情医改方案出台不代表改革终结思维导图

据新华社电 国务院常务会议昨日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2009-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医改方案出台不代表改革终结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医改方案出台不代表改革终结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cc3e3a8e3cceb651d16a13585dd3045e

思维导图大纲

医改方案出台不代表改革终结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会议决定,从2009年到2011年,重点抓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等五项改革。初步测算,为保障这五项改革,3年内各级政府预计投入8500亿元。

会议强调,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涉及面广,情况复杂,政策性强,一些重大改革要先行试点,稳步推进,在实践中积累经验。

专家解读医改方案

今日,参与起草《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 (征求意见稿)》的专家之一、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卫生经济与管理学系主任刘国恩,接受了的采访,就医改方案五项重点改革进行了解读。

■专家简介

刘国恩:经济学博士,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卫生经济与管理学系主任。北京大学医改课题小组核心成员,国家医疗体制改革小组特聘专家,卫生部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家委员会委员。

■改革措施

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3年内使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提高到90%以上。2010年,对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并适当提高个人缴费标准,提高报销比例和支付限额。

专家解读

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是过去两年来,医改讨论进程中取得的最大成就。

尽管现在城镇居民医保、职工医保、新农合三种保险的范围比较广,但是力度还比较小。三个保险如何衔接,最后如何形成统一的医疗保障体系,是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改革措施

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基本药物目录遴选调整管理机制和供应保障体系。将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医保药品报销目录。

专家解读

药品开支几乎是我国医疗总开支的一半,因此药品的使用是否合理有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的医疗服务是否合理有效。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有利于医生临床处方、医疗保险报销等更为安全、有效、经济合理。

■改革措施

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重点加强县级医院 (含中医院)、乡镇卫生院、边远地区村卫生室和困难地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

专家解读

我国70%—80%的基层居民在社区和农村接受医疗卫生服务,只占到医疗卫生服务资源的20%—30%,而顶端的强势人群,不到30%的人却占到了医疗卫生服务资源的70%。这样的现状如何解决,就是要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

■改革措施

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制定并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从2009年开始,逐步在全国建立统一的居民健康档案。增加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高经费标准,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作用。

专家解读

国家也可以把钱拿出来,到私立医院为公民购买公共卫生服务。

当一个公民需要打预防针的时候,既可以到公立医院打,也可以到私立医院打。既是给公民选择的机会,也是给私立医院创业的机会,对公立医院也是一个潜在的激励。

■改革措施

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监管机制,提高公立医疗机构服务水平。

推进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

专家解读

我国有近2万家医院,85%左右是公立医院。目前的状况是,在供方市场竞争不充分、供给紧缺的情况下,国民的需求要大于我们能够提供的医疗服务的能力。

医药服务市场应该放开,让社会化的资源进来。

本版文/记者底东娜

对话专家

“从头到尾我都在提意见” 关注医改已有10余年

《法制晚报》记者 (以下简称“FW”):您是何时开始关注医改的?

刘国恩(以下简称“刘”):自从在美国博士毕业后,一直从事医疗体制改革、医药经济的研究。我在美国任教十几年,专做卫生政策研究。回国后,也从未间断对卫生政策、卫生经济的研究工作。

FW:在美国期间,您关注过中国医改吗?

刘:1994年,我作为卫生部的特邀专家,对中国医疗保险改革的“两江”试点进行过系统性评估。通过3到4年的试点工作,中国于1998年推出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FW:卫生部当时是出于什么考虑邀请您进行评估?

刘:当时卫生部的政策法规司希望听取国外学者关于“两江”改革试点的意见,我主要帮助作了一些通过数据进行的经济学评估和量化分析,当时国内这方面的研究条件相对薄弱一些。

FW:当时提了哪些建议?有哪些被采纳?

刘:我们的基本结论是,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在成本控制、风险分担、公平程度等方面都优于过去旧的公费、劳保体制,后来的发展和实践与我们研究的基本判断是一致的。

方案出台不代表改革终结

FW:此次,作为北大医改方案参与者,您是通过哪些渠道提意见的?

刘:2006年,国务院成立了医改领导小组,我被邀请参与了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讨论,是很幸运的事情。

事实上,在国家开展大的医改讨论之前,一些专家学者一直都在讨论,只是没有这么大的力度。因为国家没有启动全方位的医疗体制改革,所以我们的讨论意见没有集中的地方。

从2006年夏天开始,通过各种渠道,如内部讨论、书面建言、调研等方式表达我们对医改的意见和想法。

FW:您提的意见主要涉及哪些方面?

刘:主要是建议加大医疗保障的力度。我建议应该引入竞争机制、引入社会资源,共同参与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这样,才能又快、又好、又省地满足不断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才是一个良性的、发展的路径。

FW:三年来,您提了多少建议?

刘:很难计算,也实在无法计算。我认为,任何一个改革方案都不是一锤定音的,需要大家一起不断地探索、争论,才能对真理有不断的认识。

千万不要把一个医疗体制的改革等同于一个方案的出台,方案的出台是对过去医疗改革的总结,是对未来医疗改革的规划,只是一个指导性的东西,而改革是实际发生的过程。

医疗服务价格应单列

FW:医改是个庞杂的工程,您认为,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

刘:制度建设,一方面国家财政要通过制度安排加大对国民医疗服务的支付,这是保证医疗服务公益性的关键。与此同时,又要动员包括国家和社会资源参与医疗服务的供应能力建设,给医院、医生的全面发展创造公平、透明、开放、和谐的平台和制度保障。

FW:目前的五项重点改革,从现在的水平来说,是不是最合理的?

刘:应该还有很大的完善空间。

FW:您认为还有哪些不足之处?

刘:如果能把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单列出来进行讨论更合适。价格机制是调动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方法,如果我们把价格机制约束起来,人们的医疗服务需求如何得到满足?所以我建议,改革的步子要大一点,思想要解放一点。

FW:您理想的医疗体制是什么样的?

刘:医疗服务的买单以公共财政为主,机构和个人为辅;医疗服务的供应是面向全社会的,公立、私营主体都拥有公平参与的发展和创业机会,才能够创建高效、开放、充满活力的现代医疗服务市场,满足国民不断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步道改造项目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步道改造项目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步道改造项目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91cb5fa84a3fd24f56939120d25d6cd3

机房搬迁方案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机房搬迁方案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机房搬迁方案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a77a022fbb4b394b9265155499b1d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