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本草经集注》 【拼音名】Wū Méi 【别名】梅实(《本经》),熏梅、桔梅肉(《现代实用中药》)。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梅的干燥未成熟果实。5月间采摘将成熟的绿色果实(青梅),按大小分开,分别炕焙,火力不宜过大,温度保持在40℃左右。当梅子焙至六成干时,须上下翻动(勿翻破表皮),使其干燥均匀。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乌梅-药用植物学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乌梅-药用植物学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fef3b0601d30eb71986d08a7e307aea2
乌梅-药用植物学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落叶小乔木,高可达10米。树皮淡灰色或淡绿色,多分枝。单叶互生;有叶柄,通常有腺体;嫩枝上叶柄基部有线形托叶2片,托叶边缘具不整齐细锐锯齿;叶片卵形至长圆状卵形,长4~9厘米,宽2.4~4厘米,先端长尾尖,基部阔楔形,边缘具细锐锯齿,沿脉背有黄褐色毛。花单生或2朵簇生,白色或粉红色,芳香,通常先叶开放,有短梗;苞片鳞片状,褐色;萼筒钟状,裂片5,墓部与花托合生;花瓣单瓣或重瓣,通常5片,阔倒卵形,雄蕊多数,生于花托边缘;雌蕊1,子房密被毛,花柱细长,弯曲。核果球形,直径约2~3厘米,一侧有浅槽,被毛,绿色,熟时黄色,核硬,有槽纹。花期1~2月。果期5月。
本植物的根(梅根)、枝(梅梗)、叶(梅叶)、花蕾(白梅花)、未成熟果实的盐渍品(白梅)、种仁(梅核仁)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①《本经》:味酸,平。
②《别录》:无毒。
③《日华子本草》:暖,无毒。
①王好古:入脾、肺二经血分。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肾二经。
③《本草经疏》:入肝。
④《药品化义》:入肺、胃、大肠三经。
①《本经》:主下气,除热烦满,安心,肢体痛,偏枯不仁,死肌,去青黑痣、恶肉。
②《别录》:止下痢,好唾口干。利筋脉,去痹医|学教|育网整理。
③陶弘景:伤寒烦热,水渍饮汁。
④孟诜:大便不通,气奔欲死,以乌梅十颗,置汤中,须臾挼去核,杵为丸如枣大,纳下部,少时即通。擘破水渍,以少蜜相和,止渴。霍乱心腹不安,及痢赤、治疟方多用之。
⑤《本草拾遗》:去痰,主疟瘴,止渴调中,除冷热痢,止吐逆。
⑥《日华子本草》:除劳,治骨蒸,去烦闷,涩肠止痢,消酒毒,治偏枯皮肤麻痹,去黑点,令人得睡。又入建茶、干姜为丸,止休息痢。
⑦《本草图经》:主伤寒烦热及霍乱躁(‘躁’一作‘燥’)渴,虚劳瘦羸,产妇气痢等方中多用之。
⑧《用药心法》:收肺气。
⑨《纲目》:敛肺涩肠,治久嗽,泻痢,反胃噎膈,蛔厥吐利,消肿,涌痰,杀虫,解鱼毒、马汗毒、硫黄毒。
⑩《本草求原》:治溲血、下血、诸血证,自汗,口燥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