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16日我国首部慈善法通过,将于今年9月1日实施,我国首部慈善法有什么看点?关于哪些行为属于做慈善?捐款应该交给谁?个人能否发起网络募捐等等疑问,首部慈善法都作了明确的规范,下面由树图网小编在本文详细介绍我国首部慈善法的八大看点。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我国首部慈善法的八大看点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我国首部慈善法的八大看点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5171ea9a7967159acee45fb25148d2d1
我国首部慈善法的八大看点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慈善法草案规定:慈善活动,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以捐赠财产或者提供服务等方式,自愿开展的扶贫、济困等公益活动。
解读:慈善事业倡导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除了捐款、捐物,扶贫济困、扶助老幼病残,参加公益活动、提供志愿服务也是参与慈善事业的一种形式。只要有善心,大家都可以多做力所能及的好事。
慈善法草案:城乡社区组织、单位可以在本社区、单位内部开展群众性互助互济活动。
解读:通过彩票筹集来的钱用来发展福利事业,本身是做好事,但由于买彩票的人本身有中奖获利预期,因此不属于慈善范围。而单位内部开展的献爱心活动属于互助互济、抱团取暖,也不属于慈善范畴。
慈善法草案:捐赠人可以通过慈善组织捐赠,也可以直接向受益人捐赠。
解读:一般情况下,大额捐赠要通过慈善组织进行,以便享受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如果不经由慈善组织进行捐赠,无法享受税收优惠。小额捐赠如果捐赠人没有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要求,可以不通过慈善组织,直接向受益人捐赠。
慈善法草案:慈善募捐,是指慈善组织基于慈善宗旨募集财产的活动。
解读:个人没有资格组织募捐。进行慈善募捐的必须是在民政部门登记的各类基金会、公益组织等相关团体,这些组织经由民政部门批准取得慈善募捐资格,同时也接受相应管理和监督。
慈善法草案:慈善组织通过互联网开展公开募捐的,应当在民政部门统一或者指定的慈善信息平台发布募捐信息。
解读:法律出台后,无论是不是公众人物,只要以个人名义发起募捐,都属于违法行为,捐赠者没有权利要求受捐者进行公开。
慈善法草案:捐赠人公开承诺捐赠,违反捐赠协议逾期未交付捐赠财产、拒不交付的,慈善组织或其他接受捐赠的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或者提起诉讼。
解读:承诺捐赠后就不能反悔,否则慈善组织有权通过法律诉讼要求承诺人履行捐款承诺。企业和个人要量力而行,捐赠后无法兑现承诺或反悔,要受到法律约束和惩罚。
慈善法草案:慈善项目终止后捐赠财产有剩余的,按协议处理;未有协议约定的,慈善组织应当将剩余财产用于目的相同或相近的其他慈善项目,并向社会公开。
解读:目前一是通过慈善机构捐赠给个人,二是由该慈善机构协调分配,转给其他需要帮助救助的人使用。
慈善法草案: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捐赠财产用于慈善活动的,依法享受税收优惠。
解读:法律草案对慈善组织、捐赠人、受益人依法享有税收优惠问题都做了规定。
(责任编辑:六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