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破产清算程序执行的过程中,企业可以将相关资产进行抵押,并在清算时对抵押资产进行价值评估。那么破产抵押物的处置程序有哪些?破产清算的法律后果有哪些?引起非破产清算的情形有哪些?下面就由树图网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破产抵押物的处置程序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破产抵押物的处置程序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418291d3b8b9c5decbb450a2c2eb79bc
破产抵押物的处置程序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企业破产清算中有抵押担保的,企业可以通过清偿债务取回抵押物,然后将抵押物变现,用于清偿债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三十七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管理人可以通过清偿债务或者提供为债权人接受的担保,取回质物、留置物。
前款规定的债务清偿或者替代担保,在质物或者留置物的价值低于被担保的债权额时,以该质物或者留置物当时的市场价值为限。
(一)债务人自破产宣告之日起停止生产经营活动。为债权人利益确有必要继续生产经营的,须经人民法院许可;
(二)破产企业从破产宣告之日起,即丧失对自己财产的管理权和处分权,其全部财产由清算组接管。债务人的银行账户只能由清算组使用;
(三)破产企业未履行的合同,由清算组决定解除或者继续履行;
(四)破产企业的财产在其他民事诉讼程序中被查封、扣押、冻结的,受理破产案件的人民法院应当立即通知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措施的人民法院予以解除,并向受理破产案件的人民法院办理移交手续;
(五)企业被宣告破产后,人民法院应当指定必要的留守人员。破产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财会人员、财产保管人员必须留守;
(六)破产企业在法院受理案件前6个月至破产宣告之日内,所实施的某些法律行为无效,如隐匿、私分或者无偿转让财产;非正常压价出售财产;对原来没有财产担保的债务提供财产担保;对未到期的债务提前清偿;放弃自己的债权等行为,均属无效的法律行为。
根据我国公司法的规定,当公司出现下列情形将引起非破产清算:
(一)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的出现;
(二)股东会或股东大会决议解散;
(三)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
(四)人民法院依照《公司法》第183条的规定予以解散。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一百八十三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 第三十七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