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是“创业时代”,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聚焦在创新与创业水平上。创业活动作为科学技术最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已经成为发展的引擎和日益重要的推动力。创业型经济具有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扩大社会就业的显著作用,引发了人们对管理型经济向创业型经济转变的世界性关注,鼓励创业已经成为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政策取向。 党的十七大已经明确提出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方针政策,要求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健全创业服务体系。时逢全球经济增长动力减弱,复苏乏力,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外来冲击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吴江:创业型经济呼唤创新型人才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吴江:创业型经济呼唤创新型人才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ca2907bfb52918dc32c53c7fa515d60c
吴江:创业型经济呼唤创新型人才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以创业带动就业主要是着眼于建立创业型经济体系,创业型经济体系的主体是创新型人才,培养大批创新型人才是创业型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如何发现、培养、使用创新型人才成为创新型经济实现的决定性因素。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需要稳定和长期地对科技创新进行投入。如何使科技投入的效益最大化和长期化?答案只有一个:以人为本,以人才为本,以创新型人才为本。
历史经验证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取决于它有多少创新型人才在进行创新性劳动,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德鲁克(Peter F.Drucker早在1985年就提出了创业型经济(entrepreneurial economy)这一概念。发展创业型经济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要前提,同时也是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根本途径。可以说,要发展创业型经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关键在创新型人才。
(一从自主创新的目的来看,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综合国力,必须有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支持。
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这表明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目标,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作为生产力最根本要素,劳动者能力的充分而全面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自上个世纪中叶以来,世界上众多国家都在各自不同的起点上,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强大竞争优势,快速推进了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佐证了人力资源创新能力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综合竞争力的提高。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自主创新能力偏低,而创新型人才的严重不足是直接制约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减缓经济与科技增长速度的根本原因。在新形势下,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突破影响人才创新能力发挥的体制性障碍,加快建设高素质创新人才队伍,为构建创新型国家,提高综合国力,提供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支持。
(二从自主创新的发展路径看,大力提升我国的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必须有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提供智力保障。
十七大报告将“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五条具体路径之一,并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这就要求我们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增强综合竞争优势。原始创新是建立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需要有敢为人先的开拓者勇于探索、勇于实践,在原始创新基础上进行的集成创新,需要系统的组织管理者,优秀的创新领军人才,发挥团队创新合力。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另一种层面上的自主创新,需要有学贯中西的创新人才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基础上进行再创新。在目前情况下,我们走自主创新发展道路,既要有高素质的原创型人才的智力支持,又要有善于在集成创新中系统管理的组织型人才的智力支持,还要有善于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复合型人才的智力支持。这就要求我们竭尽全力加大创新型人才资源开发力度,通过在更高起点上实现新突破新飞跃,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供强大智力保障。
(三从自主创新的原动力看,创新的集聚力及其爆发力首先源自高素质的创新人才资源优势。
只有具备相当数量的高素质创新人才资源,才能形成集聚优势,才能变成巨大的创新力量。因为创新型人才本身既是一种以创新潜质的显现为前提的人才特征,又具有以良好精神状态为表现的人格特征和综合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特征在于具有强烈的探究未知知识的精神状态和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创造意识、超越意识、进取意识,并有良好的科学人文素养,而这些正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实现自主创新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一创新型人才的内涵
创新是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于1992年提出来的。创新的基本内涵主要为两方面:一是探索未知领域;二是获得创造性成果。所谓创新型人才,就是在合理的知识结构基础之上,具有较高的创新能力,并能将自身的创新素质合理地与其专业领域相结合,开发出创造性成果的人才。创新型人才一般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创新思维(灵感;2、创新能力(包括观察注意力、记忆理解力、思考想象力、实践动手能力等;3、创新人格(创新意识;4、创新业绩(要有为社会所认同的突出业绩。
(二创新型人才成长规律
1.创新灵度定律。当人的生产运动和思维运动相互作用到一定阶段,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达到一定水准时,人就会产生一种创新意识(灵感,称为创新灵度。
2.创新速度定律。在人的生产运动和思维运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人的创新灵度与客观环境发生作用时,会产生出一种创新能力改变客观环境,创造出一种新事物来,称为创新速度定律。
3.创新力度定律。人在实践中创新业绩越多,创新力度就越大。相反,创新业绩越少,创新力度就越小。
这三大定律直接与创新人才成长发生关系,相互作用形成一种合力决定创新业绩的高度。
运用这三大定律来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将大大加强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促进人类文明的大发展。
(三创新型人才认识误区
狭义的创新型人才往往是集中于高层次、某些尖端领域的高科技创新型人才,这是对创新型人才认识的误区。我们认为,创新型人才是分级分类的,不仅有高层也有普通层面;不仅包含科技尖端领域,也可向其他领域普及和延伸。因为,从本质上讲创新具有两个根本属性:首先具有多元性、动态性,其内涵和性质一直在演变。当前的创新概念呈现出多元化的时代特点,其内涵也越来越丰富,它不仅包括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也包括体制与机制、经营管理和文化的创新,同时覆盖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人文艺术、哲学、社会科学以及经济和社会活动中的创新活动。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其内涵也会进一步地拓展。创新的这一属性,可以说正是对创新这一概念的最佳诠释。其次,创新具有普遍性。创新并非是少数精英的专利,而是每个人都具有的一种潜能,是人类最普遍的行为,具有普遍存在性。创新具有不同的层次,前所未有的创造发明是创新,一些旧思想、物质,融合新的元素,进行重新组合或再次发现,也可以叫做创新,只要它满足了人们进步的某些要求。创新的真谛就是:创新无处不在、无人不能!正是因为创新的普遍性,才使得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成为可能。尽管如此,创新型人才与普通人才相比还具有独特性,其独特的素质结构为我们识别和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了路径。
(四创新型人才的素质结构
创新型人才一般具备以下几方面的基本素质:
1.知识结构
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创新型人才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素质,是形成创新能力的前提和基础。而就创新型人才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而言,可以把知识分为两类:一是创新所必须的基础类知识,二是使创新活动得以进行的技艺性知识。在知识经济时代,基础类知识还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学科知识、意会知识和信息知识;技艺性知识称为能力知识,即关于创新和探索的各种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