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资格考试司法考试如何判定专利侵权思维导图

如何判定专利侵权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所谓永远 浏览量:22023-02-24 20:51:01
已被使用0次
查看详情如何判定专利侵权思维导图

判断专利是否侵权的标准是:字面侵权(即超出限制使用他人专利),也就是说,只有通过适当的分析和比较,才能确定侵权产品的技术特征,侵权认定后应进行赔偿。接下来,树图网的小编为您介绍如何判定专利侵权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如何判定专利侵权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如何判定专利侵权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16cba10d79a4b5f9fb5d84bab92a2aca

思维导图大纲

如何判定专利侵权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一、如何判定专利侵权

专利法对使用他人专利进行了限制,超越限制使用他人专利即构成侵权。对于发明和实用新型不得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或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而外观设计专利可以使用,其他行为被认为是侵权。在为被授予专利的产品上使用专利标识、伪造专利证书、生产足以混淆大众的产品等都认为是假冒专利行为,是专利侵权。

法律依据:

《专利法》

第十一条 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被授予后,除本法另有规定的以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

外观设计专利权被授予后,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外观设计专利产品。

《专利法实施细则》

第八十四条 下列行为属于专利法第六十三条规定的假冒专利的行为:

(一)在未被授予专利权的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标注专利标识,专利权被宣告无效后或者终止后继续在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标注专利标识,或者未经许可在产品或者产品包装上标注他人的专利号;

(二)销售第(一)项所述产品;

(三)在产品说明书等材料中将未被授予专利权的技术或者设计称为专利技术或者专利设计,将专利申请称为专利,或者未经许可使用他人的专利号,使公众将所涉及的技术或者设计误认为是专利技术或者专利设计;

(四)伪造或者变造专利证书、专利文件或者专利申请文件;

(五)其他使公众混淆,将未被授予专利权的技术或者设计误认为是专利技术或者专利设计的行为。

专利权终止前依法在专利产品、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标注专利标识,在专利权终止后许诺销售、销售该产品的,不属于假冒专利行为。

销售不知道是假冒专利的产品,并且能够证明该产品合法来源的,由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责令停止销售,但免除罚款的处罚。

二、专利侵权赔偿的计算方式

《专利法》第60条规定:“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损失或者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被侵权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 该条规定了三种专利侵权赔偿的计算方式:

1、被侵权人因侵权受到的损失

2、侵权人因侵权获得的收益

3、按照专利许可费的倍数确定。

专利被侵权人可以选择第一种或者第二种方式来计算侵权赔偿。在第一、第二种方式不能计算的情况下,可以选择适用第三种计算方式,如果第三种计算方式仍不能适用的话,那么再选择第四种计算方式,四种计算方式是有前后适用顺序的。

三、专利侵权诉讼时效的特殊性

1、超过二年的起诉侵犯专利权的行为往往是连续的,有时甚至是断断续续的。

如果从专利权人得知或应当得知侵权行为起二年内,专利权人未主张权利,而二年之后,侵权行为仍在继续,这时如果不能对专利权人进行保护,显然是不公平的。专利权人的请求权可以分为物权请求权和债权请求权,前者指停止侵权,从时效制度的目的出发,这类请求权本身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后者指赔偿损失,当然适用诉讼时效,但是从专利权人向人民法院起诉之日起向前推算两年内的侵权损失赔偿额,仍然处于诉讼时效期间之内。

为此,最高人民法院《规定二》第23条规定,权利超过二年起诉的,人民判决被告停止侵权,并支付起诉之日前推算二年内的侵权损害赔偿数额,但这种判决应满足两个前提条件:起诉时侵权行为仍在继续;起诉时专利权仍在有效期内。最高人民法院《规定二》的重要意义在于,明确了针对侵权行为的物权请求权(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返还原物、恢复原状等)不受诉讼时效限制。

2、授权前的发明技术使用费发明专利的一项特殊之处是,授权前的临时保护。

由于发明专利实行“提前公布、实质审查”,一项发明专利申请自申请日起满18个月即行公布,这时其他单位或个人完全可以实施公开的发明技术,这种行为在授权之前不视为侵权。根据《专利法》第13条规定,上述单位或个人应支付适当的费用,这就是对发明申请的临时保护措施。依照《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专利权人可以在授权前提出支付要求,但如果这种要求被拒绝,专利权人只有等到授权之后才能要求专利管理部门进行处理或向法院提起诉讼。由于发明专利申请公布时,实质审查可能还未开始,或者已开始但尚未结束,到授权之日往往需要2至3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如果要求自专利权人得知或应当得知行为之日起计算时效,则完全会出现专利权人有资格起诉时已超过二年的现象。为此,《专利法》第62条第2款规定,专利权人于授权之日前得知或者应当得知的,时效自专利授权之日起计算。于是,这类诉讼的时效有两个起算点:二是专利授权之日;二是专利权人得知或应当得知行为之日,以其中的晚者为实际起算点。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第六十条

[3]《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第六十二条

[5]《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 第八十四条

[6]《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 第六十三条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润:PR-3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润:PR-3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润:PR-3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4daa4d0aeb6b36d9651a24d8adf19417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ee4effb9d578c385c1a9e23ad208c8d5